出发泸西,领略四洲市交汇之美——美食篇
舍姐这几天有事儿忙着,就来不及更新,请各位宝宝原谅,那么话不多说,答应你们的泸西美食介绍就在下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泸西特有的一道风味小吃—青玉米粑粑,也是人体健康的食品。青玉米粑粑香、甜、鲜、嫩、糯、味美可口。青玉米粑粑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成份,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的作用,可减少冠心病和高压血压的发生。
油香是回族人民的传统食品,凡是在泸西县回族聚居的地方,都有吃油香的习俗,每逢开斋节、 古尔邦节、圣纪节,家家都要煎炸油香。以面粉加酵母,用温开水和好。发酵后的面用碱水中和后掺进鸡蛋等辅料,在案板上揉好后摊成碗口大小的圆饼,表面划二三条刀纹,然后放在锅内用香油炸熟,色红松软,味美。
八大碗实际上主要是由猪肉制作组成的八碟八碗十六道菜。因当时儒家与道家文化盛行,人们崇拜“八”这个数字。当时酒家讲究上八仙桌,每桌坐上八个人,上八道菜,都用清一色的大碗。主要由四荤四素组成。四荤: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等,材料精选肘子肉,后臀肉;四素: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带、粉条和农家时令菜蔬(如萝卜、白菜、茄子等)。
荞麦五色饼:五色卷以糯米粉混合荞麦粉,加上鸡蛋揉搓成皮,再包裹进青衣鱼柳、杂菜、红萝卜、冬菇、青椒、明太鱼、鸡蛋丝便是一道可口的菜肴。
荞粑粑蘸蜂蜜:懂的人,到泸西吃饭时,首先点的一定是“荞粑粑”。它是用当地高原特产优质苦荞面粉调制烙出来的,吃的时候,蘸上当地土蜂蜜,密甜中稍透微苦,清凉可口,醇香而不腻。
羊汤锅:泸西东山的羊满山跑、食百草、肉鲜美、功效好,成为当地“绿色食品”。清、鲜、爽、脆,把全身是宝的东山羊美食发挥得淋漓尽致,“涮”出风味。
泸西县的洋芋种植基地主要分布在三塘乡、向阳乡,由于两个乡镇气候、土壤等优势,两个乡镇洋芋历来以个头大、质量高、口感好而倍受广大客商青睐,泸西的消费者也非常喜欢吃洋芋,炒、蒸、煮、煎、烤等种类繁多的洋芋在各类餐桌上随处可见。而当地的村民每到洋芋收获的季节,采用煮、晒传统手工艺办法加工成干洋芋片。
老砍刀:卖的是小锅单煮,当街的炉灶甚为庞大,红红的炭火把铜锅烧得呼啦啦作响,用的铜锅和碗也比一般店铺的更大一号。
泸西的苦荞茶不仅绿色好喝,而且还具备苦荞的功效:清肺凉腑、消炎解毒、开脾健胃、预防高血压,它是旅客们为亲朋好友带礼品的首选。
泸西自酿的荞酒它以高寒山区的优质苦荞为原料,用得天独厚的阿庐古洞地下矿泉水系“观音寺”井水,把荞籽蒸煮、糖化后精心酿制而成。色清透明、甜而微苦、回味余香,去泸西一定要品一品它的甘洌、清醇。
泸西香椿是各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它的营养丰富充裕,嫩叶内富含大量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大量挥发油和磷、铁等矿物质,各种营养素比较全面、均衡。多食用香椿还有理疗人体各器官的作用,对感冒,风寒、风湿、胃痛等特别有效。
大部分泸西人都有吃酸辣椒的嗜好,而且不论是城里乡下,几乎家家都有一坛坛自制的酸辣椒。酸辣椒看上去水灵灵、黄亮亮,吃起来香辣清脆。生吃越嚼越香,是一道很好的下饭菜。熟吃时,炒肉类、鱼虾、魔芋豆腐、青菜、洋芋等也放进酸辣椒,别有风味。
泸西逸圃“花生糖”是用白糖和蜂蜜熬到沸点后下花生仁,等糖水再次升到沸点时加盖熬约5分钟。待温度到115℃时揭盖,再煮片刻,边炒边熬制,至140℃左右时端锅。下锅后炒动20~30次,即可上案板,摊开、刮平冷却后用刀切成10厘米左右的正方形。
最后更新:2017-10-08 01: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