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2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中國可燃冰試采結束 產氣時長和總量創世界紀錄

由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工程29日全麵完成了海上作業,這標誌著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俗稱的可燃冰)試采圓滿結束。隨後,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鑽井平台“藍鯨Ⅰ號”將起航返回位於煙台的母港。

該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首次試采圓滿成功,取得了持續產氣時間最長、產氣總量最大、氣流穩定、環境安全等多項重大突破性成果,創造了產氣時長和總量的世界紀錄。

本次試采作業區位於珠海市東南320千米的神狐海域。3月28日第一口試采井開鑽,5月10日14時52分試氣點火成功,從水深1266米海底以下203-277米的天然氣水合物礦藏開采出天然氣。截至7月9日14時52分,中國天然氣水合物試開采連續試氣點火60天,累計產氣30.9萬立方米,平均日產5151立方米,甲烷含量最高達99.5%。獲取科學試驗數據647萬組,為後續的科學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翔實可靠的數據資料。

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局長、試采現場指揮部指揮長葉建良介紹,7月9日至7月18日,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試采井的封井作業。7月18日後,轉入監測井作業,探測地層物性變化,確定水合物分解區域,了解儲層改變的情況以及水合物分解波及的地層空間範圍。監測結果顯示周圍地層無明顯變化,海水及周邊大氣等甲烷濃度無異常,環境無汙染,未發生地質災害。7月29日,試采現場指揮部成員已全部撤出。

執行本次試采技術服務的鑽井平台“藍鯨Ⅰ號”是目前全球作業水深、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台,適用於全球深海作業。中國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試采是“藍鯨Ⅰ號”執行的首項工作任務。

這次試采成功是中國首次、也是世界首次成功實現資源量占全球90%以上、開發難度最大的泥質粉砂型天然氣水合物安全可控開采。經過近20年不懈努力,中國取得了天然氣水合物勘查開發理論、技術、工程、裝備的自主創新,實現了曆史性突破,這被視為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原標題:中國可燃冰試采結束 產氣時長和總量創世界紀錄)

最後更新:2017-07-30 04:14:55

  上一篇:go 商車二次費改落地:險企喊虧車主也說不實惠 那優惠去哪兒了?
  下一篇:go 貴州茅台半年報:銷售費用翻番 營業成本增幅超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