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汽車大全
斯巴魯也造假,日係車為何總曝醜聞,說好的工匠精神呢?
近段時間日係車可謂流年不利,先是神戶製鋼曝出私自修改數據的醜聞,波及雷克薩斯、豐田、斯巴魯等大批日係汽車製造商。接著又曝出日產汽車使用了無資質檢驗員,進行車輛出廠檢驗。而日本又一大汽車生產商,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口碑一向不錯的斯巴魯,也被日本媒體曝出存在同樣的問題。
據日本媒體報道,斯巴魯在日本群馬縣的總工廠和矢島工廠裏,使用無資質檢驗員,來進行新車出廠前的檢查。斯巴魯擁有250名正式檢驗員,擁有公司內部認定的檢查資質。但斯巴魯涉事工廠,將這項檢查工作交給尚未取得資質的實習員工負責。而且斯巴魯承認,此行為已經持續了30年。雖然這些實習員工均接受了一定時間培訓,但由非正式員工實施新車檢查工作,仍然違反了日本國家規定。
對中國消費者來說,斯巴魯是全進口銷售,造假的影響相比日產來說更直接。一向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意味著更高品質的“日本進口車”,30年時間裏竟然整車出廠質檢形同虛設。對廣大的日係粉來說,這無疑又是一次狠狠的被打臉。
其實感覺被打臉的同樣也包括邦叔自己。在此前《線外邦》的文章《雷克薩斯:性能不出眾、品質卻變態的“怪胎”》一文中,邦叔還曾對雷克薩斯的品控還曾大加褒獎。畢竟,在J.D.Power公布的美國市場2017年度車輛可靠性研究報告裏,雷克薩斯與保時捷共同問鼎冠軍寶座。此前雷克薩斯已經連續6年摘得全美汽車品質桂冠。同時J.D.Power針對不同細分市場評選出的18個最佳車型中,以最佳緊湊豪華轎車—雷克薩斯ES為首的豐田係車型,斬獲其中10個名額。連高傲自大的美國人都說:雷克薩斯簡直是車界的“怪胎”!
但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內的進口雷克薩斯NX開始連續曝出變速箱故障。《線外邦》此前曾在《雷克薩斯NX被國內車主證實有變速箱故障》一文中,報道過這件事。不少雷車車主反映已經到4S店更換了變速箱,有的僅僅開了一萬多公裏,也有開了八九萬公裏開始換的,甚至有人還更換了兩次以上。有車主反映,變速箱故障集中在2-3萬公裏開始發生故障。目前波及車主大概500-1000台規模。國內問題車的比例大概是2%-3%(未經官方證實)。
最令車主不安的是,在跟廠方的溝通中,官方一直不承認變速箱有問題,官方客服的反饋是,根本沒有接到關於變速箱的批量投訴,因此也沒有出台專門的解決辦法。“出了問題質保期內可以免費換,但我的質量是沒問題的”。這就是官方的態度。但車主擔心,一個變速箱要7萬元,如果過了質保期怎麼辦?
衝著對品質追求盡善盡美的“匠人精神”和變態品控,而選擇了雷克薩斯。對這部分雷克薩斯車主來說,這反倒成了讓人哭笑不得的尷尬。
……
一向以“匠人精神”為品質背書的日係車企,到底怎麼了?為什麼從去年三菱油耗造假開始,日係車的品質危機不但沒有有消除,反而有愈演愈烈、持續發酵的趨勢?
一種說法認為:正是因為對“匠人精神”的過度追求,導致了日係企業在全球競爭中的潰敗。所謂過度追求,舉個例子,日本製造的某商品,使用壽命可能是中國產的3倍,但售價是中國產的10倍。除了使用價值,日本製造的商品還更注重審美價值、情感體驗、生產流程的嚴格把關和不斷改進,種種的精雕細琢,無形中增加了極高的成本。就拿車用鋰電池來舉例。在車用鋰電池領域,目前日係隻剩鬆下一家在支撐,全球份額不到20%,依靠技術優勢固守高端,且主要依靠特斯拉。而國產車用鋰電池全球出貨量最大,目前份額已超60%。就在短短十幾年前,日係鋰電池全球份額還是60%,中國產不到10%。短短十來年,中日的位置發生了戲劇性的顛倒。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日係固守高端,不願降低成本、拉低身段去角逐中低端市場。其思維桎梏,也來自於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從電池這個例子來看,這種安分淡然、精益求精、不求做大做全、快速擴張的工匠精神,似乎顯得過時了。讓日係企業在全球競爭中愈發吃力。換句話說,從前豐田們引以為傲的一點一滴式改進質量的生產方式,一個工人發現問題就可以讓整條生產線停下來的精益生產,落伍了!而且,其實日係企業也早已不再這麼玩了。從神戶製鋼到三菱、斯巴魯,醜聞背後的原因大同小異,時間和效率、出貨量和控製成本才是最重要的考量,企業管理者更關注各種財務報表,想盡辦法追求利潤上升。
匠人精神成就了日係企業,而過度追求匠人精神又讓日企與全球化競爭的節奏格格不入,當日係企業發現苗頭不對,積極轉型卻矯枉過正,在這種迷失中,品控失去控製,迎來了持續發酵的醜聞爆發。教訓可謂深刻。
其實日係企業匠人精神的迷失,也跟日本的社會環境有關。有日本媒體指出:日係製造的滑坡,跟企業家精神的萎靡、專業人才的短缺、派遣工大量進入企業造成員工歸屬感下降,對技術進步和質量管理較為漠視(日本有派遣工和正式員工兩種製度,終身雇用的正式員工讓很多企業負擔不起,所以越來越喜歡用派遣工,相當於臨時工,工資低,企業也不重點培養,經驗得不到累積)等原因,都有直接關係。
其實從派遣工大量進入日本企業(有一種說法是已經占到了日本總就業的40%)這一點就能看出,在用工體製的轉型,讓日係傳統的“強調生產流程磨合度、慢工出細活”的生產模式,已經失去了人才基礎。
……
反過來說,是否日本製造就從此沉淪?日係車從此就不值得信任了呢?
邦叔這裏還要說兩句:其實無論從神戶製鋼、三菱、還是日產、斯巴魯,等等的醜聞曝出,都是日本媒體率先曝光,而且在輿論壓力下,各大企業的領導人都坦率承認,甚至還向媒體主動承認此前未經披露的造假信息(沒有企業的持續披露,也不會有後來的持續發酵)。社長們該鞠躬的鞠躬,該道歉的道歉。
從日本媒體輿論到涉事企業、再到國土交通省,從上到下這種不護犢子、自我糾錯的態度,以及日本全社會的羞恥文化、以及對造假醜聞的零容忍態度,和我們國內的氛圍相比,還是很值得我們羨慕啊。
勇於自我糾錯,不就是匠人精神的內核之一麼?可見雖然迷失,但日係製造的靈魂還沒丟啊。
相信國內的車企學習到日企這種勇於承認、自我糾錯的態度和精神,我們的國產品牌會進步的更快一點。
再聯想到上文中那個例子,雷車進了中國就變成另外一副模樣,真是讓人有些無語。
最後總結:自卑的人更容易看到別人的短處,自信的人更容易看到別人的長處。日係的製假醜聞頻發,讓我們更立體的看到了這個島國對手的另一麵。對國產車來說,既是機會,更是前車之鑒。匠人精神應該提倡,如何把握其中的度,則是一個值得好好思考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31 19:12:10
上一篇:
哈弗H6的生意經:吐槽歸吐槽,就是沒有車賣得比我多!
下一篇:
換上“天才”捷豹XFL會有多大區別?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