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汽車大全
第三方醫檢掘金基層醫療:市場很大 回報率需提升
如今,隨著分級診療的推進,基層醫療服務水平也亟需提升,從而催生了對第三方醫檢需求。日前,包括金域醫學(6003882.SH)、迪安診斷(300244.SZ)等在內的醫檢龍頭企業目前紛紛宣布,要下沉服務資源,將基層市場作為拓展的重點。
不過,看似龐大的市場,盈利是一個無法繞開的話題。由於前期技術、人力、資金等投入巨大,但產生的回報率偏低的問題考驗著第三方醫檢。
不少藥企、設備供應商等欲搶占先機、紛紛轉戰基層醫療市場。其中,第三方醫檢布局的動作更是頻頻。近日,醫檢龍頭企業金域醫學宣布,進一步夯實發展戰略,以臨床為導向,將服務重心加速下沉,深挖基層醫療市場。同時,A股另外一家醫檢企業迪安診斷日前也宣布,要下沉實驗室資源到基層市場。
“醫學檢驗能力提升,在我們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提升中乃非常重要的環節。”國家衛生計生委衛生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銳表示,第三方醫檢的第一優勢是成本比公立醫院成本低,第二是在大樣本數據和檢查的項目準備,以及采購等皆有很大的優勢。
縣域醫療市場對檢驗技術的需求,可以說,長期著力在邊緣市場拓展的第三方醫檢,“名正言順”迎來了美好時代。
盡管有政策紅利依托,但基層醫療市場並非沒有困難。
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副會長、交通大學國家健康產業研究院發展評估研究院院長、上海社會醫療機構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閆東方說:“基層衛生醫療機構的技術力量相對不足,尤其是全科人才特別缺乏。”
對於投身廣闊的基層醫療市場的第三方醫檢來說,同樣麵臨檢驗人才結構性匱乏問題。總部外派人員去基層輪崗,是常見之舉。技術、資本密集型的第三方醫檢行業,也是人力密集型行業。這對企業來講,要充分調動員工下基層的積極性,需要在激勵機製上苦下功夫。
第三方醫檢如何與基層醫療機構密切結合起來?第三方醫檢龍頭企業金域醫學方麵對第一財經記者介紹,公司正積極探索多種符合基層醫改的“金域模式”。今年以來,金域醫學與四川雁江、昆明玉溪、鄭州周口、江西餘幹、肇慶德慶、佛山順德、惠州龍門等多地的醫療機構合作成立區域檢驗與病理診斷中心。
不管形式如何,前期投入的成本依舊不可小覷。“按照我們平常的慣例,啟動一個省級的第三方實驗室,需要耗資2000萬元左右。”金域醫學董事長梁耀銘介紹。
用梁耀銘的話來講,這是一個需要情懷苦撐的行業。“從事醫檢這個行業,必須要有使命感。如果純盈利方式做事,肯定不能做好。整體衡量下來,我們投入產出後的利潤率也隻有5個多點而已。”
在掘金基層醫療市場過程中,第三方醫檢還有承擔繼續教育責任,如基層醫生可能還不太熟悉在診療過程中應該如何恰當合理使用檢驗資源。
第一財經記者進一步梳理A股三家第三方醫檢資產收益率R0E情況,明顯看到整體水平不高。以2016年為例,金域醫學、迪安診斷、達安基因ROE分別為16.75%、17.43%、7.27%。
第三方醫檢對基層醫療服務水平的提升不言而喻。廣州從化區保健院院長李建華指出,其所在的地區近年來致力於打造醫檢醫聯體,明顯感受是醫聯體範圍的就診次數增加,也降低了病患的醫療成本。
在商言商,尤其是身為公眾公司,投身基層醫療市場,依舊得平衡投入與回報問題。
“我們會往高端診療項目發展,同時縱向拓展,打造醫檢產業鏈一體化。”梁耀銘表示。
這也是行業內其他公司在摸索的方向。如迪安診斷,上月宣布,擬通過非公開再融資方式、耗資10億元並購廣州迪會信64%股權,從而加速公司在特診項目的布局。
最後更新:2017-10-25 18:1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