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拋開情懷講實用 奧迪A6 Avant試駕體驗

以往說起旅行車,大部分人想到的是昂貴,是情懷。但老實說,旅行車的初衷僅僅是為了實用。在旅行車十分流行的歐洲眾多國家,他們的山路非常多而且路況極好,而且歪國人行駛速度都相當快,記得有一位同行老師引述過歪國人的一句話“限速標識的都是建議行駛速度,而我們一般不采納他們的建議”,以至於在國外你經常能看到動輒超過130km/h行車速度。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他們更需要能媲美轎車行駛質感、操控以及穩定性的車型,同時又裝載能力也不能差,畢竟他們不像國內遍地大型超市。也就是為何旅行車的誕生地美國的市場份額不斷減少,消費者都轉向購買MPV,而在歐洲越發受歡迎。

而在國內,複雜的路況以及並不需要這麼誇張的裝載量,相對來說SUV更為符合國人審美與需求,難道中國市場的旅行車僅剩下情懷可言了嗎?而就在我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台奧迪A6 Avant來到我麵前,終於有機會可以近距離感受一下這台原汁原味的旅行車。

外觀:旅行,本該如此

旅行車的熱潮在國內逐漸興起,相比那些尺寸小巧的緊湊型旅行車,A6 Avant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太XX美了!”,優雅的身段,修長的尾部,極為協調的比例感,再配合這一抹“低調綠”,不由感歎:旅行車本該如此。

A6 Avant的前臉與新款A6並無太大區別,標誌性的奧迪六邊形“大嘴”,不規則的前大燈設計,S-line套件加持讓它整體更具運動感,前保險杠的造型為讓它擁有不錯的視覺效果。由於這一代的A6即將換代,所以很難在它身上看到那些最新的家族式設計,卻絲毫沒有影響它的美。

既然是“燈廠”出品,大燈絕對是每一位奧迪車主能吹噓半年的地方。A6 Avant全係都標配了全LED大燈組,帶有動態轉向燈模式。日間行車燈采用了雙條式Y型設計,提升識別度之餘也讓整個前臉的攻擊性更強。

車身側麵能看到高挑的腰線連貫前後燈組,車頂的下滑過渡流暢,傾斜的D柱增添車尾的動感,舒展的線條加上“大腳”輪圈,營造出一種優雅而不失運動的美。奧迪A6 Avant的長寬高分別為4947/1874/1459mm,軸距為2919mm,定位中大型旅行車。

A6 Avant的尾部造型設計風格與轎車版本較為相似,銀色的護板、車頂行李架以及尾部的小尾翼無不在為這台A6 Avant增添旅行車味道。

別以為旅行車就一味的向舒適性靠攏,從多款旅行性能車能看出奧迪可是鐵了心要將旅行和運動相結合。A6 Avant采用了一副19寸的十幅式鋁合金輪圈,造型以簡約為主。輪胎采用倍耐力P ZERO夏季運動輪胎,尺寸為255/40 R19,能有效提升車輛的性能表現。

內飾:你說科技感不足,我覺得這樣剛好

首先要說明的是這次拿回來的試駕車配備了大部分可以選裝的東西,所以在配置豪華程度上相當誇張,要知道這選裝件的價格都快趕上原車價一大半了。

相比奧迪新款車型那簡約且科技感爆棚的內飾設計,我認為A6 Avant上的這一套內飾更符合它旅行車的定位。雖然沒有太多新鮮感可言,但這樣居家的氛圍以及營造出的高檔感都很“奧迪”,起碼看起來不會有任何的廉價感,我覺得這樣就剛剛好了。

方向盤還是常見的三幅式造型,雖然試駕車配備S-line套件,但更多的是在外觀上的體現,並沒有用上新款車型那副動感的平底方向盤,好在奧迪旗下車型的方向盤無論手感還是尺寸都相當討喜,值得肯定。選裝了換擋撥片增添些許可玩性。

儀表盤同樣沒有用上全液晶儀表盤,而是半液晶半機械的組合,顯示效果以及內容都很不錯,中間液晶屏同樣可以切換導航、多媒體、行車數據以及選裝的夜視係統。

中控大屏係統有些年頭了,相比最新的MMI這一套係統給不了你太多驚豔的感覺,功能切換按鈕充滿金屬質感,功能切換較為直觀,熟悉奧迪的小夥伴很容易就能上手。懸浮式的中控屏在車輛啟動的時彈出,儀式感較強。

A6 Avant上還提供了觸摸式的交互方式,手寫板在待機狀態下可以直接切換數字收藏項,在行車過程中控製更為便利。多媒體音量旋鈕布置在檔杆右側,細節處彰顯豪華品牌該有的質感。

作為一台豪華品牌旅行車,怎麼能少了一台優秀的音響係統呢。試駕車上同樣選裝了音響界巨頭3B之一的BANG&OLUFSEN品牌音響,兩個布置在中控台兩側的高音單元在點火同時升起,藝術品般的質感,檔次與品味由此體現,恩,價格也很美麗。

試駕車上還選裝了多向電動調節帶記憶功能的真皮座椅,擁有坐墊、靠背側翼電動調節,頭枕多向手動調節,最關鍵的是配備了座椅按摩,長途開車有這功能真的不要太爽。

中控飾板選裝了鋁/黑波弗特組合,在副駕、地台、門板等位置覆蓋,視覺效果以及手感都相當好,有錢真的可以為所欲為。

HUD抬頭顯示係統同樣是選裝的,可以顯示車速、導航等信息,效果細膩免去視線來回在路麵和儀表盤切換。

空間:旅行車的優勢

由於A6 Avant是進口車型,因此也沒有加長軸距版本可選,A6 Avant的車內空間與標軸版的A6接近,前排空間表現不錯,171cm的體驗者調到較高的坐姿依然能有不錯的頭部空間,視野開闊盲區較少。

後排側邊兩個座椅的表現還不錯,頭部和腿部的餘量充足,能翹個二郎腿,座椅的腰部、腿部支撐性都不錯,美中不足的是座椅靠背角度不可調節。在配置上同樣到位,後排獨立分區空調以及4個出風口能確保後排乘客的舒適性,還配備了座椅加熱,對於北方的小夥伴來說是一個很實用的配置。

試駕車上選裝了alcantara材質覆蓋的頂棚,摸上去手感絕對是100分,全景天窗雖未延伸到後排乘客的頭部,但采光量也算足夠,後排不會感到壓抑。但中間地板凸起較為嚴重,而且中央座椅靠背較硬,中間乘客舒適性受限。

既然A6 Avant作為旅行車,那麼超大的後備箱空間就不在話下了。在常規狀態下A6 Avant的後備箱容積為565升,地板規整還帶有可移動的錨點,作為旅行車來說值得肯定。一鍵放倒座椅後能形成一個超大的平整空間,地板全平而且橫向空間足夠,2個人出遊躺在後麵,數星星看看月亮很是寫意。

動力:EA888+7擋雙離合

動力方麵是熟悉的第三代EA888 2.0T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252馬力,最大扭矩370牛米,匹配的是7擋濕式雙離合變速箱,可靠且熟悉的動力組合讓我還沒上車就能幻想出它的駕駛感受。

A6 Avant懸掛係統方麵采用前五連杆式獨立懸掛、後梯形連杆式獨立懸架,試駕車型上更是選裝了空氣懸掛係統,舒適性與運動性都能兼顧得到。

駕駛體驗:一如既往的“好開”

首先不管是旅行車、轎車、SUV還是性能車,奧迪整個家族的轉向手感都非常相似,甚至你閉上眼睛還真分不出這到底是哪款。玩遊戲般的轉向手感很容易上手而且十分“好玩”,開起來完全不覺得這是一台車長接近5米的旅行車,較輕的回饋力度以及中間保留些許曠量讓人很是放鬆。

動力調校同樣是熟悉的味道,油門與製動踏板的腳感透出濃濃的“德味”,對於新手司機來說輕鬆就能上手。油門響應很靈敏且線性,加減速的節奏很容易掌握,製動踏板的前段的製動效果表現足夠出色,給予駕駛員更足的信心。

2.0T的發動機低扭並不算強,如果你是急性子可能會覺得這台A6 Avnat起步稍“肉”,畢竟這是一台自重接近1.9噸的旅行車,需要稍微踩深點油門才會感受到比較明顯的動力輸出。而在車速提起來後,中後段的動力儲備充足,你隻管提速就行了。

變速箱反應靈敏,時刻準備關注著你右腳的動態,即使在D擋狀態下稍稍深踩油門也能感受到降擋動作,而在速度提起來後也會積極升檔降低油耗,在日常市區路段60km/h時速巡航轉速僅為1200轉,讓這台A6 Avant的百公裏油耗僅為10L出頭,對於一台自重超過1.9噸旅行車來說油耗表現相當出色。在運動模式下變速箱會變得更加靈敏,並且提供了5000轉彈射模式功能,旅行車一樣能“燥起來”。

旅行車的“大屁股”可能是影響動態表現的一個因素,選裝了空氣懸掛的A6 Avant提供出色的支撐性,加上奧迪所引以為豪的quattro四驅係統,整台車開起來的動態表現還要優於A6L不少。而且空氣懸掛係統能跟具路況不同進行高低調節,通過性有所增加。

由於場地所限,並沒有進行0-100km/h的加速測試,但距官方數據所說,這款A6 Avant的提速能力相當出色,0-100km/h的加速時間僅為6秒出頭,離不開優秀的變速箱邏輯、彈射模式配合以及四驅係統的出色表現。

最後:這款A6 Avant的指導價格為49.98萬元,對於一台純進口的中大型旅行車來說並不算昂貴,實用的空間表現更是普通轎車無法媲美的,動態表現也足夠讓人滿意。這一代的A6也將麵臨換代,下一代的A6 Avant是否保留優雅的姿態還是全麵向運動靠攏呢? 正如文章開頭所說,旅行車除了情懷以外帶給消費者更多的是一種生活的態度,追求駕駛感受同時又需要大空間的你,為何不選擇一台旅行車呢。

最後更新:2017-10-31 16:42:06

  上一篇:go 吉利推出全新跨界SUV,看到價格後,寶駿510和哈弗H2終於放心了
  下一篇:go 吉利遠景還是海馬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