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
美食
他吃了“壽司之神”7000頓飯,做了50多年油炸食品,讓全日本舔屏的天婦羅之神!
“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聞名遐邇,名人政要都愛去他店裏吃壽司。
但普通人想一睹其風采就難了。店裏才10個座位,提前一月都不一定預約得上...
而且這10個座位裏,還有一個預留給了一位老主顧。他在小野二郎店裏吃了7000多次壽司,被小野二郎視為知己、敵手。
和小野二郎一樣,他也是位被尊為“神”的名廚,專做天婦羅(日式料理中的油炸食品,用麵粉、雞蛋與水和成漿,再將新鮮的魚蝦和時令蔬菜裹上漿放入油鍋炸成金黃色)。小野二郎吃天婦羅,隻去他的店。
點擊播放
GIF/1180K
他的店,名人們也愛去,周星馳、成龍、舒淇....普通人想吃,也得提前好久預約。
他就是“天婦羅之神”早乙女哲哉。今年,他已經71了。天婦羅,他做了50多年。
為了三萬日元月收入,他吃霸王餐
15歲時,剛中學畢業的早乙女就被父親趕到東京打工。
初到東京的他,夢想是做壽司,因為聽說“做得好的話,一個月能掙兩萬日元!”
麵試之前,他還沒吃飯,被介紹人帶進了一家叫做“天莊”的天婦羅店裏。
吃著吃著,他隨口問了句:“天婦羅師傅一個月能掙多少錢?”
“三萬日元吧。”
聽到這回答,早乙女大為所動。吃完飯後,他錢也沒付,留下來拜師學藝。
接下來兩年時間,早乙女跟著師傅買菜擇菜,洗碗打掃,從最簡單的幹起,打磨心性。兩年後,他終於得到認可,被調到炸物台。
17歲的他,技藝上已經有所小成,但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害羞!那時,他給食客做飯,隻要和人對上眼就會緊張,手抖得不像話,根本發揮不出實力。
所以,每到周日,他就去地鐵站裏站著,注視著來往人群的臉。“大概見過了幾十萬個人吧,但往那一站,手心還是忍不住出汗。”早乙女後來笑著回憶道。
沒辦法,他隻好少交流,把精力全放在天婦羅上。從選食材,到磨練刀工、精進做法,都要盡人事。
他會提前一天到市場,和當地小販交流,從而得知第二天去哪個攤位買新鮮的食材。久而久之,他甚至抬頭看看天,就能知道明天漁船出海能不能豐收,帶回新鮮食材。
切魚時,如何才能又快又好?沒有什麼捷徑,就是拿刀一遍遍地切,手指切破了,洗洗再來。
點擊播放
GIF/1426K
他還發現,炸製天婦羅的油,最好是芝麻油和菜籽油混合的調和油。油的調配比例,還得根據季節、溫度、濕度的變化而變化。隨著經驗積累,早乙女對這些都了然於心。
入鍋前要裹的麵漿,也要根據食材的不同,以不同比例的麵粉、雞蛋和水調和而成。
別人都說,“幹嘛這麼麻煩,反正食客也吃不出來。”他的回答,就是繼續努力----要讓普通的食客都能吃出區別!
就這麼幹到了29歲,他成了別人眼中的天婦羅大師。當初那個害羞的少年,開了自己的餐廳:是山居。
15歲時“一月掙三萬日元”的夢想,也漸漸變為笑談,早乙女一步步成長為與“壽司之神”、“鰻魚之神”齊名的“江戶前料理三神”之一:天婦羅之神。
開店像開藝術館,他要把油炸食品做成藝術
在2009年之前,是山居一直是早乙女的住宅。“是山居”三個字,由日本色染巨匠芹沢圭介親手所刻。
其實不隻是招牌,是山居處處是藝術。早乙女特意找來20位現代大師共同設計是山居,店裏的餐具涵蓋了近百名當代名家的作品。客人用的酒器、茶杯,無不價值不菲。
因為他說:“17歲的時候,我決定把炸製天婦羅當做一生的事業。當我站在客人麵前,我希望我要以不輸給這些一流藝術家的水準來炸製天婦羅。”
早乙女炸製天婦羅,也是藝術。
什麼樣的食材需要多少油溫、炸製幾秒,早乙女哲哉早已爛熟於心,隻需靜靜地看著油鍋,無需測量、試驗,做起來忙而不慌,節奏感十足。
“炸牛尾魚,火的溫度最好是250度左右,在入油鍋之後要不停地翻麵,直到鍋裏的泡泡減少。”
“人的舌頭在45℃左右最敏感,這個蝦芯的溫度,差不多就在45℃。由蘸漿到炸好,不過20秒,多一秒鍾,這種味道就會消失。”
“海膽包上綠蘇葉一起炸,能很好地去掉腥味。”
就算隻用耳朵聽,他也能掌控全局。通過拌漿的聲音、油鍋的聲音、食材的聲音,即便是細微的聲調變化,他都能知道食材的狀態。
在他的操作下,一條裹著外衣的小魚,也能被一隻筷子輕易切成兩段。
點擊播放
GIF/1158K
幾十年來,他還獨創了許多煎炸技巧。
比如蝦,業內普遍的做法是傳統的“一分鍾炸法”。但他用220度的高溫,隻炸27秒,炸出外層酥脆、內心天然的天婦羅。
令無數廚師頭疼的海鰻,早乙女又是通過自己獨特的操作,不僅去除腥臭,還把海鰻的濃香最大提煉出來。
即便成了泰山北鬥般的人物,早乙女每天下班後,還要回憶當天工作,記錄值得一記的心得。
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說:“夢想如果不打好基礎,就算實現了也會很快崩塌。”
吃了“壽司之神”7000頓飯,卻有10年沒和他說過話
當時早已成名的“壽司之神”小野二郎,聽聞早乙女大名,親自上店品嚐。嚐到了那道海鰻後,頓時覺得遇上了難得的敵手。
從此兩人惺惺相惜,暗暗較勁。
那次見麵後,小野二郎每到季節更替,都會去找早乙女,吃天婦羅。
早乙女則是喪心病狂,幾乎每天都去,至今吃了7000多次。小野二郎的店裏,總會給他留個位置,從來不用預約。
“我大概算了一下,花了有1.7億日元,都夠蓋樓了。”但早乙女還說,“錢不重要。看到他90歲了還站在那兒,我告訴自己,我也要像他那樣。在他的壽司裏,我能吃出那份堅持。那一刻,我們心意相通。”
靠著這份默契,兩個人有十餘年幾乎沒說過話,就用食物交流。每次去對方店裏,主人用心做,客人用心吃。
小野二郎身體不好,早乙女就激勵他說:“我要做到130歲,所以老爺子你也要做到100歲啊。”但歲月不如人,鮐背之年的小野二郎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隻能退休。
早乙女隻好自己堅持,和過去50多年一樣,每天工作10小時,下班後最後一個走。
因為小野二郎說過,“哲哉做出來的天婦羅讓人覺得,這個食材不能拿來蒸煮,也不能用來翻炒,它一誕生,天婦羅就該是它的歸宿。”
他說他還沒追上小野二郎,所以還要努力。對於“天婦羅之神”這個稱號,他認為:
如果一定要稱某些人為神的話,
他們大概是那類從不認為自己做到了最好,
而是覺得可以不斷提升的人。
日本VIP專屬定製旅行
掃下方二維碼,立刻谘詢
最後更新:2017-08-23 09: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