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7
美食
小吃貨,看過來……“蜜蜂是在釀蜜,更是在釀造生活!”
“縣城一位老顧客一口氣訂了80斤蜂蜜,每斤還是100元,我都不好意思漲價。”9月18日,宣恩縣珠山鎮界直嶺村六組村民洪雲寬正在和幾個親戚朋友熱熱鬧鬧取蜂蜜。
今年63歲的洪雲寬,老家2002年因為修建獅子關水電站,舉家搬遷到縣城沿河路附近,現在家中有6口人,女兒女婿在保險公司上班,13歲的孫子患重度殘疾8年,全由兩老照顧,一家人生活比較困難。
近三年,洪雲寬家生活發生了重大轉變,以前租房子居住,現在買了房和車。界直嶺村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鄭從耀說:“老洪一家這些年增收渠道主要是養殖蜜蜂,實現了從低保戶到脫貧戶的轉折,他家自強不息、自力更生、不等不靠,值得點讚!”
說起和養殖蜜蜂的淵源,洪雲寬說:“以前,我就一直喜歡養殖蜜蜂,如今年紀大了,更加愛好了,畢竟不需要多大的體力,其中還不乏樂趣。”不過養殖技術非常重要,洪雲寬有著10多年的養殖經曆,也算是半個專家,“最開始不懂技術,每到七月份就會出現蜂群大量逃走,蜂蜜產量下降,直接導致經濟損失。”
一路走來,他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虛心請教當地“土專家”和鎮有關技術人員。如今,洪雲寬在七裏橋村、大壩溝村、茅壩塘村、甘溪村共計分散養殖87桶中華蜜蜂,時下正是取蜜的好季節。“養蜂最關鍵的就是培育蜂王和病蟲害防治,好多人半知半解就貿然大規模發展,最終都宣告失敗,就是養殖技術不過關。比如說,蜂王要及時更換,基本上一年一換,確保王者地位,蜂群弱了也要盡早合並重組。”說起養殖蜜蜂的訣竅,洪雲寬滔滔不絕。
“今年收成不大景氣,近幾年最好的年份,能收割800多斤,今年400斤就不錯了。主要還是雨水太多,上半年正值花期,蜜源植物花粉供應不上。”洪雲寬搖了搖頭。
據洪雲寬介紹,他家養的是中華蜜蜂,每年隻能取蜜一次,比意蜂產量低、質量好、營養價值高,一般懂行的人都喜歡買中蜂蜂蜜。“今年能增加收入4萬元左右,養殖規模明年稍微擴大一些,突破100桶。”他笑嗬嗬地說道。
最後更新:2017-10-08 05:5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