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88 返回首頁    go 美食


做飯時偷點懶,反倒能降糖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曆來強調采取飲食治療、體育療法和藥物治療三者結合的綜合治療方法。其中飲食治療是最基本的,如果實施得好,患者也可以過正常人的生活。

大家知道,製作糖尿病飲食是一件很“頭痛”的事情。其實,隻要懂得科學搭配和食物生成營養原理,有時候“懶”一點更容易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比如蔬菜能不切就不切,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薯類不要切得太小或成泥狀。

認識“食物血糖生成指數”

血糖生成指數(英文簡稱GI)是食物的一種生理學參數,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後血糖反應的一項有效指標,它表示含有50克有價值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和相當量的葡萄糖和白麵包相比,在一定時間內(一般為2小時)體內血糖應答水平的百分比值。

一般認為,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以下時,該食物為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當血糖生成指數在55~75之間時,該食物為中等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當血糖生成指數在75以上時,該食物為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高血糖生成指數食物進入胃腸後,消化快,吸收完全,葡萄糖迅速進入血液;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在胃腸停留時間長,釋放緩慢,葡萄糖進入血液後峰值低,下降速度慢。

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綜合了多方麵的因素,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更有效地控製飲食,比食物交換法更實用,更有效,在現實應用中有顯著的實際意義。目前,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糧農組織都向人們尤其是糖尿病患者推薦,參照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表,合理選擇食物,控製飲食,並建議在食物標簽上注明總碳水化合物含量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數值。

建議長按保存該圖片

建議長按保存該圖片

多種因素影響食物升糖能力

具體說來,食物血糖生成指數的大小由食物種類、成熟度、加工製作方法等因素決定。通常豆類、乳類總是低或較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而穀類、薯類、水果常因品種和加工方式不同而引起血糖生成指數的變化。其實每一類的食品都有低或高血糖生成指數的不同品種,主要的區別在於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食物加工以及配方的不同。其中,膳食纖維和蛋白質對血糖生成指數的影響十分明顯。因為膳食纖維含有植物細胞壁,細胞壁越完整越堅硬,對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抑製作用越強,從而抑製了餐後血糖與胰島素的應答。一定量的蛋白質與碳水化合物一同攝入,可促進胰島素的分泌,使血糖水平降低。

自製低“血糖生成指數”食物的小竅門

由此看來,糖尿病人要在飲食上控製血糖,選擇食物的種類固然重要。但食物的加工方法也同樣重要。

1.製作時學會“偷懶”

如“粗”糧不要細作,提倡用粗製粉或帶穀皮製成的全麥麵包代替精白麵包;蔬菜能不切就不切,綠葉蔬菜不能僅吃嫩菜或菜心,成熟的綠葉菜及梗不僅含有較多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還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豆類能整粒吃就不要磨。

2.多吃膳食纖維

如青菜、橄欖菜、韭菜、苜蓿、豌豆苗、芹菜、竹筍等。木耳、菇類也是較好來源。

3.急火煮,少加水,燒熟即可

加工時間越長,溫度越高,水分越多,澱粉煳化就越好,食物血糖生成指數也越高。故應急火煮,少加水。

4.高低搭配

高、中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可以製作一個中血糖生成指數膳食。

有了血糖生成指數,糖尿病患者對食物的選擇麵更寬,可以大膽地選用水果,更多地食用豆類食品和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多吃粗製的穀類食物,少選擇血糖生成指數值高的穀類及發酵食品,這樣既能滿足生理需要又有利於血糖控製。通常血糖生成指數低於55為適合糖尿病患者和希望控製血糖者的健康飲食,而血糖生成指數值超過70的食物,不僅不適合糖尿病患者和糖耐量異常者食用,也不適用於希望享受健康飲食的人。

每條後麵都有不同的小貼紙哦

甄嬛買煎餅。甄嬛:“阿姨,這碎碎的一抹青翠,好似亂墜了丫頭的眼,平攤於日下,甚是沁人心脾。提神醒腦可是極好的!若忍心炙烤煎熬,蔫萎而焦灼,豈不是辜負了?”阿姨:“說人話!”

甄嬛:“煎餅別放蔥”

最後更新:2017-10-08 05:02:48

  上一篇:go 做飯給自己一人吃,如何最快速
  下一篇:go 三鍋演義-幹鍋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