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
美食
美食短視頻最新資訊:辦公室小野停更10天,創意類視頻缺口最大
“民以食為天”,作為短視頻行業最先火起來的領域之一,美食短視頻的生命力依然旺盛。
“李子柒”、“辦公室小野”、“大胃王密子君”等頭部IP領先優勢明顯,吃播類、食譜類、情懷類和創意類四種類型並駕齊驅。其中,創意類更新頻率最低、內容缺口也最大,但難以進入。
美食領域不缺乏入局者,但優質內容仍供不應求。
場妹具體分析了四種類型美食短視頻的特點及進入難度,且看美食短視頻接下來將如何破局,迎來新一輪的爆發。
美食比搞笑更受歡迎
據八月份《短視頻行業月榜top10》的數據顯示,“李子柒美食”、“辦公室小野”和“大胃王密子君”強勢霸占了三個席位,美食成為榜單上數量最多的垂直領域。
此外,在秒拍公布的八月美食榜上,頭部美食短視頻IP的熱度也火熱不減。其中,“好好吃”以1.8億的播放量位居榜首,“魔力美食”、“日日煮”也奪得逾1.7億的播放量。靠後的“日食記”、“大胃王密子君”、“李子柒”等也在迎頭追趕,美食領域競爭激烈。
作為短視頻行業最先火起來的領域之一,美食領域從去年至今依舊保持著高熱度和高人氣,且絲毫沒有降溫的趨勢。近日,在美食視頻中融入故事的“日食記”獲得數千萬的B輪投資,再次讓人看到美食短視頻的風頭正盛。
然而,為何美食短視頻較之其他領域,生命力顯得更加旺盛?
小紅從美食短視頻的內容特點入手,總結的關鍵詞為:貼近生活、輕鬆易懂、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民以食為天,“衣食住行”不僅是生活的基本組成,也是最容易引起關注和共鳴的話題,而在這之中,首屬“食物”最容易切入和展開,因此美食短視頻在傳播之初就擁有了一批有需求的受眾。
再從美食短視頻的內容質量來看,一般都製作得極為精致。
搞笑類、娛樂類的短視頻或許看完就結束了,很難留下長久的記憶,但美食短視頻常常會留下遐想和回味的空間,觀眾興許還會將其收藏或者轉發,讓內容得到沉澱或者進一步擴散。對於有些可操作性強的美食視頻,觀眾也樂於嚐試,並參與討論。
除此之外,美食短視頻的受眾也更加廣泛。不像娛樂、美妝、母嬰等領域太過於垂直細分,受眾針對性太強,“美食”的受眾就是大眾。所以,這就意味著美食短視頻的受眾本來就比其他領域更為廣泛,自然也更容易獲得更高的關注。
總而言之,正是具備這樣得天獨厚的優勢條件,美食短視頻持續走紅,誕生了一個又一個當紅美食短視頻IP。
風格各不相同的“辦公室小野”、“李子柒”、“大胃王密子君”、“日食記”等形成了美食領域強大的頭部IP實力,但由於美食領域幅員遼闊,美食短視頻的內容還沒有飽和,仍存在進入的空間。
四大美食案例
從“美食”的意義衍生的話題有很多種,比如說“看別人吃美食”、“怎麼做美食”、“美食的深層內涵”、“美食創意做法”等等。這些話題用短視頻的形式呈現,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四類:吃播類、食譜類、情懷類和創意類。
場妹選取了各個類別有代表性的短視頻IP,以此為案例分析這些類別的短視頻特點。
1、吃播類
吃播類短視頻的特點是“一邊吃一邊直播”,通過吸人眼球的吃飯方式讓觀眾感到不可思議、新鮮好玩,這一類視頻的典型代表便是憑借大胃口直播吃海量食物的“大胃王密子君”。
“大胃王密子君”的走紅源於去年五月份在B站發的一個《速食10桶火雞麵用時16分20秒》的視頻,視頻中她以驚人的速度麵不改色地吃完了10桶火雞麵,該視頻獲得了173.4萬的播放量。隨後,她在微博上發布了“100個餃子15分鍾29秒吃完”、“120顆壽司挑戰”等大胃王挑戰視頻,不僅食量驚人,速度也快,然而基本都挑戰成功。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這類吃播視頻之所以會受到追捧,是因為短視頻博主能做到常人沒有辦法完成的事情。觀眾一邊看一邊拍手叫絕,表示佩服,同時也期待博主能“吃”到什麼程度。
此外,密子君的粉絲也曾在采訪中表示:“看密子君的視頻不會越看越餓,反倒是不看才難受,看了有種自己吃了一樣的感覺。”這也是為何,很多觀眾表示會選擇在吃飯的時候看密子君的視頻,似乎會“更有食欲”。
2、食譜類
食譜類,就是在視頻中詳細介紹製作一道美食的過程,可操作性強,這一類視頻的代表有“日日煮”和“好好吃”。
從發布的視頻中可知,這類視頻就是用視頻的方式記錄“怎麼製作美食”的過程,比較中規中矩。而且,較之其他類型的美食短視頻,這一類短視頻的更新頻率較高,比如“好好吃”就在微博簡介處寫著“每天三條原創視頻,1分鍾學會一道美食”,可見這一類短視頻的製作過程比較簡單,成本也相對比較低。
雖然該類短視頻的實用性太強,但相比其他類型,顯然沒有太大的亮點。但憑借通俗的教學和簡單的操作,能夠吸引一批“吃貨”,在現實中動手製作。
3、情懷類
所謂“情懷類”,就是在賦予了美食深層次的內涵,比如情感、故事等,寄予了短視頻博主的某種情懷,這一類視頻的代表有“李子柒”和“日食記”。
“李子柒”製作的是古風美食。她的美食短視頻從選材到製作都回歸田園自然,采用最原始、古老同時極具美感的烹飪做法,製作了一道道同樣散發著古風氣息的美食:七夕巧酥、桃花釀、荷花酒等,美得沉醉。
“日食記”則是在食物中融入了“故事”,使得拍出來的短視頻有了溫度。比如在“日食記”置頂的微博中,博主薑老刀一邊製作“牛肉麵”,一邊回想著與父親有關的記憶,讓人十分感動,評論裏有人評論道“看個做菜的視頻竟然能看哭”,可見這類短視頻“醉翁之意不在酒”。
這類美食短視頻的發展空間更大,但需要找準突破口,戳中觀眾的淚點,才能引起共鳴。這類視頻的用戶粘性也是最強的,也更容易引起討論。
4、創意類
創意類美食短視頻的特點是“不按套路出牌”,具體表現為“腦洞大開”、“新鮮獵奇”,目前的代表為“辦公室小野”和“野食小哥”。
“辦公室小野”的畫風清奇一度讓網友直唿“奇女子”,她用飲水機煮火鍋、用電腦機箱攤煎餅果子,用掛燙機蒸包子,沒有做不到隻有想不到。
而走“野外美食路”的“野食小哥”則是上山抓野雞現烤先吃、背著鍋和方便麵到深山裏燒山泉水煮泡麵,看起來原始的美食做法讓身處都市的觀眾感受到滿滿的自然氣息。
這類美食短視頻依靠的是“創意”,所以並不容易突圍。一旦創意枯竭或者視頻質量下降,很容易就會損失用戶。但從另外一方麵來看,也意味著隻要有好的創意、夠腦洞的想法,紅得也快。
美食類大有可為
中國社科院傳媒專家冷淞曾指出:“其實美食類精品短視頻一直是供不應求。好的短視頻出來大家迅速點擊消費完了就沒有了,但是內容生產方麵專業隊伍有限,一個一個拍很難。”
也就是說,目前美食短視頻領域的優質內容並未飽和,缺口很大。
縱觀上麵分析的美食短視頻案例,除了“好好吃”、“日食記”等食譜類短視頻能夠保持日更甚至每日三更的高更新頻率之外,其餘的頭部短視頻IP基本都是周更,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斷更的情況。
其中,斷更的情況在創意類短視頻表現得尤為明顯:“辦公室小野”最新更新的一期美食短視頻是在9月8日,截止目前已超過10天沒有更新;在這之前,9月1日也出現斷更的情況,也就是說,九月份至今隻更新了一期。
由此可見,創意類短視頻的缺口大、競爭小,仍留給入局者充足的空間。但創意類短視頻看重新鮮有趣的玩法,需要的是“泥石流”一般博人眼球的創新形式,這給入局者帶來的挑戰難度也可見一斑。
而在這幾種類型之中,吃播類短視頻的進入難度最大,也更容易觸碰天花板。
如果沒有“密子君”那樣的胃,根本進入不了,所以這類短視頻的入口很窄;同時,這類短視頻發展到後期很容易讓觀眾覺得“疲軟”,而且爭議不斷。比如密子君就多次被質疑“催吐”,可見“胃再大”,也無法滿足觀眾日漸刁鑽的口味。
相對而言,情懷類短視頻在更新頻率、進入難度等方麵顯得比較適中。“美食”這一古老而常見的話題還能附加什麼深層次的意蘊、還能如何給觀眾美食之外的感動,仍有廣闊的探索空間。
美食短視頻依然朝氣蓬勃,經過蠻橫的發展之後形成了初步的格局,各類型短視頻爭先恐後搶奪頭部領域。但目前來看,基本平分秋色,均能分得一杯羹。
然而,接下來的入局者將會為美食短視頻注入怎樣的活力,誰又將點燃美食短視頻領域下一個爆發點?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除注明出處的文章外,均為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先獲得授權。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