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9 返回首頁    go 美食


九轉大腸、德州扒雞、博山酥鍋、濰坊肉火燒……山東美食背後的秘密,你知道嗎?

每一道美食

都有一個獨特的故事

或是一個美麗的傳說

從而

成就了山東美食的曆史和文化

德州扒雞

店小二偷懶 老掌櫃受益

康熙三十一年,在德州城西門外大街,有一個叫賈建才的人經營著一間燒雞鋪,小買賣還不錯。有一天,賈掌櫃有急事外出,就囑咐小二壓好火。哪知道賈掌櫃前腳走,小夥計不一會就在鍋灶前睡著了,一覺醒來發現煮過了火。賈掌櫃回來了就試著把雞撈出來拿到店麵上去賣,沒想卻是雞香誘人,竟吸引過路行人紛紛購買。事後賈掌櫃潛心研究,改進技藝。賈家雞有名了,老主顧建議請臨街馬老秀才品雞起名。馬秀才嚐了嚐雞,問了問做法,邊品邊吟,順口吟出:“好一個五香脫骨扒雞呀!”賈建才於第二年,即1693年把扒雞提到元宵燈會上去賣,銷路大開,名聲大振。

博山酥鍋

心靈手巧蘇小妹 逗留博山留美食

博山酥鍋始於北宋神宗熙寧年間,係大詩人蘇軾的妹妹“蘇小妹”所創。蘇軾赴任山東諸城,攜家眷和蘇小妹同行,逗留顏神店(今博山)。一日,蘇小妹學做一鍋有魚有肉有菜的“大鍋菜”,她改變顏神窯工傳統混合放菜的方法,采用層層擺放,然後文火燉之。因其困乏疲勞,繼而昏昏睡去,待半夜醒來,鍋裂火滅,心驚之餘,掀鍋蓋一看,香氣四溢,嚐之鮮香酥嫩。博山百姓為紀念蘇小妹,便定名“蘇鍋”,因“蘇”“酥”諧音,而且酥鍋全部菜品酥爛,所以便改稱“酥鍋”而流傳至今,博山酥鍋因此而得名。

利津水煎包

不忘改良技藝 終成一代名吃

利津水煎包始於清代,揚名於民國年間。民國5年,位於利津城西街庠門首路南的劉明遠、劉鳳崗父子的“茂盛館”開張,請來了鹽窩鎮尚樂安來縣城合作經營水煎包,生意一開張就頗有人緣。一晃30年,茂盛館在兵荒馬亂中苦苦掙紮,劉鳳崗停停做做,也沒忘記對傳統水煎包工藝進行改良。上個世紀20年代初,劉鳳崗試著用發酵的麵粉做包子皮,竟然一試成功,一次偶然機會,他又發明了“打麵水”這一關鍵技術。上世紀40年代,茂盛館劉鳳崗的水煎包漸漸形成了自己的風味,鋪子前排隊買包子的景象,成為利津城庠門首前的一道亮麗風景。

臨沂雞肉糝

夫妻倆為報恩 書法家讚美味

東晉時,一對窮困潦倒的外地夫婦逃荒來到臨沂,大書法家王羲之經常接濟他們。有一次,王羲之病了,二人為了報恩,將家中留著下蛋的母雞殺了做湯,並在湯裏加了一些驅寒中草藥,本想把雞煮得爛一些,可看火的丈夫睡著了,湯就煮了一整夜。第二天,雞湯被煮得黑煳煳,可家裏又沒有其它東西,隻好把煮“煳”的雞湯送給王羲之。王羲之看著送來的雞湯,不好意思拂了人家一番好意,就盛上一碗嚐了嚐,沒想到這一喝,登時神清氣爽,病好了大半,一時興起,隨手提筆寫下“米參”二字,意思是有人參一樣功效的米粥,後人就把它稱做糝(sa)。

濰坊肉火燒

一個杠子頭 背後是繁榮

清朝乾隆年間,鄭板橋擔任濰縣知縣,恰逢濰縣連年受災歉收,他勤政廉政,開倉放糧,積極抗災,百姓的生活逐漸回到正軌。市場恢複繁榮景象,有大批的農民利用農閑做燒餅進城叫賣,他們用木杠子來壓麵,把麵和得非常硬,人們叫它“鄉火燒”、“杠子頭”。清末民初,肉食也被巧妙的融合到火燒當中,當時的名字叫花椒肉火燒。傳統的肉火燒,以城隍廟肉火燒最為人熟知,肉火燒用炭火爐烤製而成,在炭火的溫潤下,肉火燒往外滋滋冒著油,濃濃的肉香透出烤爐,引得食客胃口大開。

九轉大腸

發跡於清朝光緒年間的濟南九華林酒樓。九華林的店主杜掌櫃是開有多間酒樓身價萬千的商人,也是做菜的好手,尤其擅長烹飪當時無法上席的豬下水。在經曆過多年的潛心鑽研後,杜掌櫃端出了一道腸身軟爛、湯汁濃鬱且口味多變的紅燒大腸。作為一名商人,杜掌櫃深諳商業化的菜品經營,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公關之技了得。在菜品研發出的數月內,他邀請到無數文人名士食客老饕來試菜,嚐過之人皆讚不絕口,這其中就包括一名才華橫溢的文人。他因深知杜掌櫃尤愛九字,又感歎此菜烹飪工藝之精細考究,味道之美妙獨道,遂取道家“九轉金丹”中反複提煉才得仙妙之物的意思,把這道紅燒大腸命名為了九轉大腸,從此延續開來。

把子肉

傳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彼此惺惺相惜,決定拜“把子”。張飛是屠戶,主要屠豬。哥幾個拜也拜完了,就把豬肉萱花豆腐,弄在一個鍋裏煮。後來,隋朝時,由魯地的一位名廚,將此做法進行了完善,精選帶皮豬肉,放入壇子燉,靠秘製醬油調味,燉好的把子肉肥不膩、瘦不柴,色澤鮮亮,入口醇香,價格公道,深受老百姓的喜愛。這樣的做法和劉關張結拜兄弟的傳奇結合,就成了今天的把子肉。

黃家烤肉

傳說早在元朝,章丘市黃家灣有一個姓黃的在朝中做武官,因打了敗仗被貶回原籍。其隨從中有一蒙古人經常點燃樹枝烤羊肉吃,鮮美的味道吸引了很多人。黃家因此受到啟發,也經常烤肉吃,不過,因為此地世代養豬,主要是烤豬肉吃,而且是將豬肉割成塊烤。到明朝末年,終於發展到用特製的爐子烤整豬和以烤肉謀生。因此,自明朝迄今,黃家烤肉已有300多年曆史了。

膠東媳婦餅

三國時期,吳國的孫權聽取周瑜的計謀,瞞著國太、朝中群臣和黎民百姓,設計以將妹妹孫尚香嫁給劉備為名,騙劉備來吳娶親,以實現其奪取荊州的目的。諸葛亮識破了孫權的計謀後,決定將計就計,弄個假戲真做。他命人加緊製作了一批“龍鳳媳婦餅”,讓劉備帶去相親。劉備一進吳國城,把所帶的“龍鳳媳婦餅”全部分發給百姓。一時間,全城人都知道劉備是來娶孫尚香的。事情傳到國太耳朵裏,就有了甘露寺相親的故事,國太見劉備一表人才,就準許了這門婚事。而這種“媳婦餅”便成了人們結婚廣布喜訊的禮物。

德州紅娘在線

最後更新:2017-10-14 21:14:26

  上一篇:go 炒菜千萬別用這種鍋!很多人選錯了!
  下一篇:go 美味可口香辣海帶絲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