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9
美食
美食之旅——陝西美食篇
今日為大家推薦陝西特色美食:
biangbiang麵
最具代表性的食物就是biangbiang麵。biangbiang麵以手甩麵時碰到麵板的聲音而得名。陝西八大怪,其中“麵條像褲帶”就是指這種麵。又稱褲帶麵。又分為蘸水麵,幹拌麵,油潑辣子幹拌麵等。
羊肉泡饃
羊肉泡饃簡稱羊肉泡、泡饃。尤以陝西西安最享牛羊肉泡饃盛名,北宋著名詩人蘇軾留有"隴饌有熊臘,秦烹唯羊羹"的詩句。它烹製精細,料重味醇,肉爛湯濃,肥而不膩,營養豐富,香氣四溢,誘人食欲,食後回味無窮。因它暖胃耐饑,素為西安和西北地區各族人民所喜愛,外賓來陝也爭先品嚐,以飽口福。牛羊肉泡饃已成為陝西名食的“總代表”。
漿水麵
漿水麵是陝甘地區漢族特色小吃。相傳該名是由漢高祖劉邦與丞相蕭何在漢中所起,其味酸、辣、清香,別具一格,漿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為佳。關中的漿水麵類似於酸湯麵,是夏季常見小吃,漿水菜的菜多為芹菜。其漿水是用做豆腐剩下的漿水發酵做成,有一種特殊的酸香味,與醋酸(不管是老陳醋,米醋)在口味上有明顯的不同,倒與北京的豆汁味道有點相似。吃麵時,加上漿水、大油、香菜、蔥花等,吃來特別酸香爽口。
鍋盔
陝西鍋盔,又叫鍋魁、鍋盔饃、幹膜,是陝西省關中地區城鄉居民喜食的漢族傳統風味麵食。鍋盔源於外婆給外孫賀彌月贈送禮品,後發展成為風味方便食品。鍋盔整體呈圓形,直徑尺許,厚1寸,重5斤。料取麥麵精粉,壓稈和麵,淺鍋慢火烘烤。外表斑黃,切口砂白,酥活適口,能久放,便攜帶。省外人編成的順口熘“陝西八大怪”中,有一怪為“烙饃像鍋蓋”,指的就是鍋盔。
岐山臊子麵
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聞名,用精白麵粉、豬肉、黃花菜、雞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種調味品製成。湯味酸辣,筋韌爽口。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麵最為正宗。
泡泡油糕
這個想必看過天天向上的應該有印象。泡泡油糕是用水燙麵、大油、黃桂、白糖餡等原料製成,號稱薄如蠶翼,在油鍋裏烹炸的時候會起成一個大大的金黃色的泡泡。入口酥脆。
蕎麵餄餎
號稱與蘭州拉麵、山西刀削麵齊名。古稱"河漏"。用蕎麥麵做成。撒上點胡椒粉、香菜、蒜苗絲和紫菜味道鮮美又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可熱吃也可以涼拌。
石子饃
石子饃又叫“堯王餅”,號稱“遠古華夏第一餅”,是堯鄉(今山西黎城縣)民間的一種古老小吃,現在也流行於陝西關中地區。因其是將餅坯放在燒熱了的石子上烙製成的,故而得名,又稱砂子饃、餑餑、幹饃。由於它曆史悠久,加工方法原始,因而被稱為我國食品中的活化石。石子饃曆史非常悠久,石子饃具有明顯的石器時代“石烹”遺風。
做法是將小石子倒在鍋中燒熱,再把餅麵埋入石子中烙熟,成品饃表麵凹凸,留有小石子的形狀。餅麵所用的麵粉中要加入油和鹽(吃甜味的則放糖),還要配上新鮮花椒葉及其他調味料,製成饃坯。口味鹹香幹酥,易於消化,並且經久耐貯,不易變質。石子饃在關中農村不僅是經常食用的日常食品,也常用於招待親友,或作為產婦、病人的調劑食品。
最後更新:2017-10-08 0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