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7 返回首頁    go 期貨


應對從眾心理要堅持獨立思考

  筆者周末去一個陌生的城市采風,到了午飯時間便開始尋找吃飯的地方,在商業街發現一家飯店門口人頭攢動,等候者排起長隊,筆者毫不猶豫加入隊伍。吃完飯之後卻發現價格偏貴,味道並不好。經過和當地人交流才知道,這家店老板故意雇用一些人排隊,造成熱鬧的現象,吸引顧客前來,手段雖然不光彩,但卻極為有效,不少遊客稀裏煳塗就“上鉤”了。這不禁讓筆者想起另一件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有一家大型商場一日排起長隊,筆者上前詢問排隊原因,結果接連問了幾個人都說不知道,隻是路過此處看很多人排隊便跟著排了起來。如果說飯店門口的隊伍是為了解決吃飯這一具體問題,那麼這個案例中的人們在不了解目的的情況下,隻是純粹跟隨大多數人而做出自己的行為,這類現象反映了人們的從眾心理。

  從眾心理

  從眾( conformity)是指群體成員在真實的或現象的群體壓力下其行為或信念上的改變,及其伴隨的行為方式。這個定義的實質是,群體壓力使得個體改變其行為,並以某種方式來行動,在沒有群體壓力時,個體是不會這樣做的。群體的壓力可能是明確的,也可能是含煳的,也就是定義中所說的“真實的”或“想象的”。

  除了人類以外,從眾現象廣泛存在於群居性動物之中,可以說,這是一種生存本能。在惡劣的生存環境中,群體可以提供安全庇護,跟隨群體的行為可以極大減少個體反應時間,提高生存概率,而特立獨行可能會帶來滅頂之災。在人類進化過程中,為了生存發展,進一步形成了維持群體一致性的顯著傾向和執行機製,對於偏離者,群體則傾向於厭惡、拒絕和製裁。因此,任何人對於群體的偏離都是很大的冒險。

  阿希實驗

  心理學家阿希設計了一個研究方法,即將人們置於其他群體成員的意見之中,稱為阿希實驗。第一輪實驗要求被試分辨三條線段中相等的兩條,被試的回答都是正確的;第二輪實驗當被試走進實驗室時,已經有幾個人在那裏了(他們都是實驗助手,即俗稱的“托兒”),倒數第二個回答的人是真正的被試。前麵四個實驗助手均給出了錯誤答案。阿希發現,當要求人們單獨判斷線條時,即沒有群體影響時,他們能輕鬆完成任務。然而,多數被試者在第二輪實驗中附和了群體錯誤的觀點,即當人們知道群體是錯誤的,也會選擇從眾,隻有四分之一被試能夠堅持自己正確的意見。

  從眾心理對投資的影響

  研究表明,模煳的、困難的任務與較容易和清楚的任務相比,人們在完成前者時表現出更多的從眾行為。期貨市場是不確定性極強的一個市場,幾乎沒有確定的規律可循,無數投資專家都告誡人們要順應趨勢,可是在趨勢實際走出之前,幾乎沒有人能夠分辨這是一次振蕩還是反轉。對於投資新手來說,由於缺乏進行適當行為的知識,必須從其他途徑來獲得行為引導,在情境高度不確定的時候,其他人的行為最具有參照價值,因此投資者會大量瀏覽網絡信息,當所有消息口徑空前一致時,人們傾向於認為這就是可靠的參照係統。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大多數人的想法是對的,為什麼從市場賺走真金白銀的人不多?筆者曾做過一則關於實盤走勢與網絡評論之間相關性的研究,經過對236000餘條的信息篩選匯總後發現,在四次調整幅度超過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行情變化之前,有82%的信息預測與實際後期走勢相反。在市場看法一致的情況下,站在大眾的對立麵,無疑需要驚人的勇氣。人們跟隨群體行為的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責任分散,如果在多數人都正確的情況下自己出錯,會很難原諒自己,而如果跟隨大眾行為造成損失,人們多數會歸因於外在因素,從而逃避內心的自責。這也是為什麼2015年股市突然反轉,絕大多數人賬戶虧損,但是很多人看到別人也在虧損就會好受許多的原因。

  撰寫分析信息的專業人士也一樣存在群體壓力,因為投資者更願意寬容那些在市場聲音一致的情況下出具附和意見的文章,而對於市場中少數不同意見的資訊,如果出現錯誤會讓人記憶深刻,並且得到更加嚴厲的批評。

  筆者認識一位從業二十多年的職業期貨投資人,他幾乎從來不和大家討論行情走勢,甚至在別人討論的時候主動回避,這一度讓筆者非常疑惑。後來他告訴筆者,他知道自己本質上容易受到他人影響,所以為了培養獨立思考能力,隔絕外界信息的幹擾,他很少參與到行情討論中——因為別人的意見並不一定是正確的,而如果受到幹擾,反而可能會影響自己的交易思路。投資經典書籍《股票大作手回憶錄》中也有類似內容,作者以自己在聯合太平洋這隻股票投資上堅持自己的判斷,頂住所有壓力,最後獲得巨額利潤的例子說明了“孤獨是投機商的宿命,人是容易被左右的動物,要堅持獨立思考”這個簡單卻難以做到的道理。

  除了個人投資者,投資團隊也極易受到從眾心理的影響。研究表明,高凝聚力團體中更易出現從眾行為,因為高凝聚力群體的成員,對自己所屬群體有強烈的認同感。他們與群體有密切的情感聯係,有對群體做出貢獻和履行義務的要求。這也是為什麼在團隊建設過程中,如果其他人的意見一致,團體成員即使有相反意見,也可能輕易就被同化說服。更有甚者,團體成員可能會集體無視甚至反駁其他途徑的相反意見,從而導致團體決策錯誤。

  如何應對從眾心理

  心理實驗表明,當任務要求個體在聽到其他群體成員反應之前,私下記錄自己最初的反應時,從眾效應減弱;當團體中有一個人提出不同意見之後,被試更加有可能表達自己的意見。筆者建議,對於個人投資者,堅持記錄自己的交易觀點,並詳細注明觀點產生的原因,保持與市場的適度距離,在市場聲音空前一致時,仔細思考自己的投資決策是否僅僅是人雲亦雲的結果。對於投資團隊,可以在討論時指定一位成員專門提出相反意見,激發思維的發散,降低群體中的從眾心理的無意識影響。 (作者單位:華安期貨)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20 08:13:54

  上一篇:go 鄭商所白糖“保險+期貨”雲南富寧項目順利開展
  下一篇:go 期權保險策略的應用及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