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2 返回首頁    go 期貨


大商所調整鐵礦石期貨合約的質量標準

  提高期貨價格代表性貼近市場服務產業

  引言

  9月13日,大商所發布《關於修改鐵礦石期貨合約質量標準的通知》稱,根據我國當前鐵礦石現貨市場變化,對交割標準品以及替代品的相關指標和升貼水進行調整,調整後的規則自鐵礦石1809合約起施行。“新標準鼓勵市場接受度好、供應量穩定的主流礦種進入交割範圍,以改善期貨價格代表性和穩定性,讓企業更放心地參與期貨市場。”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高低品礦現貨價差擴大影響期貨價格代表性

  自2016年下半年以來,鋼鐵行業持續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鋼材現貨市場供應緊張。為擴大鋼材產量,鋼廠更傾向於采用含鐵量更高、矽鋁含量更低、生產鐵水效率更高的高品礦。與下遊鋼材市場變化相對應的是,近年來國內市場流通的鐵礦石品種明顯增多,一些矽鋁雜質含量高、市場流通量小的非主流礦種進入現貨市場。這些非主流礦既不滿足當前國內鋼廠的原料策略,也不符合國家環保政策和產業結構調整導向,還直接影響下遊貿易商或鋼廠的接貨預期。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述供需兩端變化導致非主流礦與主流礦間價差不斷擴大,原有的期貨固定升貼水價差無法覆蓋目前現貨價差,期貨最便利交割品發生改變。這影響了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發揮,也加大了買方客戶使用和銷售難度。在此背景下,市場各方唿籲對鐵礦石期貨交割質量標準進行調整。

  經過多輪論證製定貼近市場的交割質量新標準

  為做好此次交割質量標準調整工作,大商所對19個礦種、380個指標樣本進行了詳細統計,通過深入研究和反複論證,製定了貼近現貨市場的鐵礦石交割質量新標準。根據此次通知,新標準分別對交割標準品以及替代品相關標準和升貼水進行調整,嚴格規範了矽、鋁、硫及有害微量元素的允許範圍,擴大了對矽、鋁、硫的扣罰力度,對矽、鋁等影響較大的指標實施梯度升貼水,並對粒度指標進行相關調整。

  在具體指標調整上,一是收嚴二氧化矽含量、三氧化二鋁含量的允許範圍。據介紹,二氧化矽和三氧化二鋁是鐵礦石中脈石的主要成分,脈石含量越少、礦石品位越高,越有利於降低焦比、提高產量和爐況順行。因此,限製礦石的矽鋁標準符合鋼廠當前的爐料標準。經統計測算,99%以上研究樣本的矽鋁總量、二氧化矽含量和三氧化二鋁含量分別在8.5%以下、6.5%以下和3.5%以下,因此,此次調整將替代品“矽+鋁”指標上限由10.0%下調為8.5%。同時,考慮到單矽、單鋁指標過高會影響鋼廠的生產利潤。因此,大商所又分別對單矽、單鋁含量分別增加了上限要求,規定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含量分別不超過6.5%和3.5%。

  二是加大二氧化矽指標、三氧化二鋁指標的扣價力度,並將原來對矽、鋁指標的單一扣罰方式調整為梯度扣罰方式。

  對於二氧化矽指標,據鋼廠成本測算,在鐵礦石含鐵量每提高1%、焦比下降2%、生鐵產量提高3%的經驗假設下,二氧化矽含量每變化1%,煉鐵成本將增長約15元/噸。在前期調研中了解,大型鋼廠混勻鐵料的二氧化矽含量通常在4.5%左右。因此,新標準以4.5%作為分界線,設置了二氧化矽指標的分梯度升貼水。當交割品的二氧化矽含量在4.5%以下(含4.5%)時,每升高0.1%,扣價1.0元/噸;當二氧化矽含量在4.5%以上時,每升高0.1%,扣價2.0元/噸。

  對於三氧化二鋁指標,據調研了解,鋼廠一般較少使用三氧化二鋁含量在3.0%以上的鐵礦石,而且三氧化二鋁較高時對高爐運行成本的影響約為二氧化矽的1.5倍。因此,新標準以3.0%作為分界線,設置了三氧化二鋁指標的分梯度升貼水。當交割品的三氧化二鋁含量在3.0%以下(含3.0%)時,每升高0.1%,扣價1.5元/噸;當三氧化二鋁含量在3.0%以上時,每升高0.1%,扣價3.0元/噸。

  三是下調硫指標的質量標準。硫既是影響鋼材質量的有害雜質,也是汙染環境的主要工業廢物之一。在燒結過程中,鐵礦石約90%的硫元素以二氧化硫形式排放到空氣中,造成空氣汙染。近年來我國環保力度加大,對鋼廠脫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經統計,在市場流通性較高的礦種中,90%以上礦石的硫含量在0.03%以下。為適應環保政策和鋼廠需求,此次調整將標準品的硫指標由0.05%至0.03%。

  四是調整鉛、鋅和砷等微量元素指標。根據國家標準《高爐煉鐵工藝設計規範》規定,入爐原料和燃料中要求“鉛≤0.015%、鋅≤0.015%、砷≤0.01%”。由於鐵礦石進口一般不檢驗微量元素,大商所在對300餘萬噸交割數據的分析中發現,鉛、鋅和砷三種元素的含量都在規定範圍內。此外,鋼廠通常混礦入爐,一般不必嚴格限製單個礦種的微量元素上限。基於上述情況,此次調整將鉛、鋅和砷的質量標準均設在0.02%,以更合理地控製礦石有害微量元素含量。

  五是調整粒度指標的質量標準。粒度指標是指鐵礦石在一定直徑大小範圍內占全部鐵礦石的比例,其對鐵礦石燒結性能和燃料消耗有重要影響。礦石粒度過大,不利於燒結成礦;粒度過小,鐵礦石透氣性較差。為此,此次調整適度收窄了粒度指標的限製範圍,將粒度指標由原來的“10mm以上”和“0.15mm以下”,調整至“6.3mm以上”和“0.15mm以下”,以貼近大部分進口礦的粒度檢驗體係,並根據樣本中粒度指標的分布情況,設定粒度“6.3mm以上的占比≤20%”和“0.15mm以下的占比≤35%”。

  新標準提高交割品質量總體可供交割量仍然充足

  該負責人表示,此次新標準實施後,將為期現貨市場帶來諸多利好。一是提高鐵礦石交割品質量。通過對“矽+鋁”以及單矽、單鋁指標分別設置上限,使得新標準實施後,符合大商所鐵礦石交割標準要求的基本全部是中高鐵含量、矽鋁等雜質含量在下遊鋼廠正常使用習慣範圍之內、市場供應量穩定連續、市場接受度和流通性好的主流礦種,期貨交割品的品質將得到大幅提升。

  二是期貨價格代表性有所提升。據了解,傳統主流礦與新興主流礦的主要差別在於,後者的矽鋁含量偏高。通過對升貼水指標的調整,新標準實施後,由於新標準加大了對矽和鋁的扣罰力度,使得不同品質和雜質含量的可交割礦種間期貨價差拉大,更加貼近兩者在現貨的升貼水情況。總體來看,調整後的新標準,將使期貨價格盯住基準品的概率提高,從而提高期貨價格代表性。

  三是期貨合約適應性與穩定性有所改善。他表示,無論鋼廠利潤朝著那個方向變化,新標準都具有良好的適應性。即使後市鋼廠利潤繼續增加,高低品價差繼續擴大,由於本次調整分別對單個矽、鋁指標增加了上限,因此,期貨價格也會始終盯住主流礦。如果後續鋼廠利潤收縮,鋼廠經營策略會從追求高產轉向控製成本,對高品礦的傾向性也會下降,導致高、低品礦之間的現貨價差會縮小,但由於期貨升貼水之間的價差不變,當期貨價格超過現貨價差時,相當於期貨市場對低品礦有一定的懲罰性貼水,此時,期貨價格會仍會代表優質高品主流礦。因此,總體看來,無論後市鋼廠利潤向哪個方向變化,新標準都能較好適應現貨市場變化,有利於期貨合約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新標準推出後,雖然使一部分不符合國家環保和產業結構調整大方向要求的高矽高鋁礦種無法交割,但由於同時也納入了一部分新興主流礦種,因此,總體可供交割量仍然充足。據測算,可供交割量可達4.55億噸。

  同時,新標準實施後,現貨市場中目前仍有15個具備一定規模的礦種可以很便利的進入交割,其中我國年進口量超過3000萬噸的有7個,這些礦種分布在澳大利亞、巴西等諸多國家,交割礦種選擇的餘地較大。此外,最便利交割品種類與數量也將增加。“新標準使各礦種間的期貨升貼水更貼近其現貨價差,實際上相當於在同等價位上,擴大了便利交割品的礦種選擇和可供交割的數量,有利於平穩價格和交割月的基差,提高期貨市場服務產業和實體經濟能力。”該負責人說。

  新標準提高期貨價格代表性利於企業參與期貨

  據了解,市場各方對此次鐵礦石交割質量標準調整給予了高度關注。今年以來,大商所召開了多輪市場論證會議,廣泛聽取市場各方意見。對於市場各方提出的相關建議,大商所進行了認真研究和梳理,使新標準能夠更貼近現貨市場現狀,符合產業客戶需求。

  沙鋼集團工程師仵玉玲向期貨日報記者介紹,從鋼廠生產實踐看,當矽和鋁含量分別超過6.5%、3.5%時會嚴重影響生產指標,此時鋼廠需大比例配入價格較高的低矽低鋁礦種來調整渣比和鋁矽比,進而降低了企業利潤水平。“此次交割質量標準調整,對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的指標設置了分梯度升貼水,與企業生產利潤測算結果基本一致。”她還介紹,“據測算,鐵礦石的矽含量每升高0.1%,單位成本提高約1.3元/噸,跟這次調整中設置的升貼水標準基本一致。”

  某冶金集團采購部負責人認為,此次交割標準調整通過對矽鋁以及微量元素的調價和限製,今後市場供應量穩定連續、市場接受度和流通性好的主流礦種將成為交割主力。“長期來看,新標準的實施會增加生產企業的期貨參與度,流通企業交貨和接貨的便利性也大幅提高。”他還表示,更加貼近現貨的期貨價格會越來越多的被應用到市場交易中如基差交易等,從而使礦石的定價基礎更加穩定合理。

  “鐵礦石期貨在市場定價方麵發揮了積極作用,已成為全球鐵礦石市場的風向標。”大有資源總經理梁若東介紹,“此次標準調整後,期貨價格將更加合理、更能夠體現現貨市場,鞏固行業風向標的作用。對於我們企業來說,可以更專注的開展套期保值業務,減少了企業在交割和接貨過程中對於接到劣質貨而難以使用的擔憂。”

  鐵礦石期貨發展穩健市場功能發揮充分

  自2013年上市以來,鐵礦石期貨市場整體運行穩中向好,產業主體參與積極性普遍提高,期貨市場發現價格、套期保值功能有效發揮,為產業企業提供了完善的風險管理工具。

  上述負責人介紹,鐵礦石期貨市場的運行情況呈現以下特征。一是市場交投活躍,已具備較好市場深度。截至8月底,鐵礦石期貨上市以來單邊累計成交8.62億手(單邊,下同),2017年1至8月鐵礦石期貨單邊累計成交1.99億手,日均成交量122.33萬手,日均持倉量97.65萬手。其中,參與鐵礦石交易的法人客戶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占比分別為26.64%和34.69%,已與國際成熟市場水平相當。

  二是鐵礦石期貨客戶結構持續改善,產業客戶市場參與度不斷提高。截至2017年二季度底,參與鐵礦石期貨市場的相關產業客戶共979戶。產業客戶成交量、日均持倉量分別占法人客戶的24.36%和38.36%。國際十大鐵礦石貿易商全部參與期貨交易。產業客戶積極參與期貨市場進行價格風險對衝,鎖定原材料成本和生產利潤。“鋼廠、貿易商等產業客戶積極參與大連期貨市場,大商所鐵礦石期貨已經成為國內期貨市場產業客戶參與程度較高的領域之一。”市場人士表示。

  三是鐵礦石期貨實物交割順暢。截至鐵礦石1707合約,鐵礦石共交割355萬噸,交割區域主要集中在環黃渤海地區的港口。交割礦種以PB、卡粉等主流礦為主,主流礦交割占比73.24%。

  市場人士表示,大商所鐵礦石期現價格良性互動,期貨價格發現和套期保值功能得到了企業的廣泛認可。一方麵,相關期貨品種的期現貨價格良性互動。上市以來,鐵礦石期現價格相關性高達0.99;2013年上市至2016年年底,鐵礦石期貨與代表現貨主流礦種的普氏鐵礦石價格指數相關性高達0.992,基差平均46.9元/噸,鐵礦石期貨與主流礦價格緊密聯動,期貨價格較好的代表了主流礦種價格。另一方麵,2017年1至8月鐵礦石期貨日均換手率為1.26,市場流動性保持在合理水平,便於產業客戶利用期貨轉移風險,降低企業風險管理成本。

  目前,鐵礦石期貨運行已經與現貨市場實現了高度融合,期貨對現貨的指導意義和價值發現功能凸顯,成為現貨定價的重要參考依據,並且演變出了相應的期現結合方式,如基差點價、利潤套保等。

  “鐵礦石作為鋼企的主要原材料,在近年來價格頻繁波動的行情下,企業避險需求日益強烈。當前,期貨已經深入到鋼鐵行業,目前很多現貨市場價格已經在參考期貨進行價格製定和調整,期貨也逐漸成為企業套保避險的重要工具。”上述市場人士說。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14 08:49:32

  上一篇:go 上期所:進一步推進儲備期貨期權品種研發
  下一篇:go 大商所調整鐵礦石期貨合約質量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