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67 返回首頁    go 期貨


上期所優化品種“月度參考價”計算方式

  上期所8月16日發布公告,對官網“數據與行情”欄目下公布的“月度參考價”的計算方式進行修訂,以適應現貨行業的貿易和計價習慣,方便產業客戶套期保值對衝價格風險。

  根據公告,上期所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在“月度參考價”的表格中增加“結算參考價”,計算方式為當月(三月)合約每日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值。另外,自2018年1月1日起,“月度參考價”表格中取消“加權平均價”,僅公布“結算參考價”。

  據介紹,產業客戶的期貨部門根據長期合同簽訂的每月原料采購或產品銷售數量平均到每個交易日,每日進行均勻等量保值交易,因此保值價格接近於上期所每日結算價。在此基礎上月度的保值結果匯總後,月度均價貼近每日結算價的算術平均值。交易所公布的每日結算價是當日成交量的加權平均價,綜合了當時每筆交易信息,具備公允權威性,是交易所每日結算所有合約的當日盈虧、交易保證金及手續費、稅金等費用的基準。根據每日結算價算術平均計算的月度均價,較每筆成交量計算得出的月度均價更有利於確保企業風險管理策略的有效性。

  “具體來看,從2010年1月至2017年2月每月交割日(15日)按照以上兩種方式計算的有色金屬品種當月和三月合約的均價在價格窄幅波動時,兩個均價之間的差值不大,但當行情出現大幅波動時,二者之間的差值明顯增大。”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以銅為例,銅當月合約加權均價減去算術均價的差值一般在-300—300元/噸波動,但2011年10月差值為874元/噸,而11月為-914元/噸,2016年11月達到-1102元/噸;銅三月合約加權均價減去算術均價的差值在2012年之後有所縮小,在-500—500元/噸波動,2016年11月達到2620元/噸。企業保值的策略結果更貼近每日結算價算術平均價,與加權均價的差值則難以實現對衝,尤其當行情出現劇烈波動時。隨著高頻交易等新型交易模式的創新發展,成交量作為權重可能會對月度均價產生較大影響,因而導致現貨企業對衝價格波動風險的套期保值難度加大。

  該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國實體經濟的快速發展,期現融合度的提高,企業越來越懂得運用期貨這一市場化工具實現企業的經營管理目標,套期保值的策略專業化、靈活度越來越高。此次上期所在廣泛調研、聽取行業意見建議的基礎上,對“月度參考價”的計算方法進行修改完善,適應現貨市場的發展方向,有利於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的需求。

  價格發現是期貨市場最重要的經濟功能,期貨價格能否成為現貨貿易的定價基準,是衡量期貨市場的成熟程度和功能發揮情況的重要標準。通過交易所場內交易形成的透明、規範、權威的期貨市場價格體係已經逐漸成為現貨行業定價基準。

  前述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說,許多產業客戶在長期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以上期所品種現貨月或主力合約價格簽訂現貨合同,並利用套期保值規避價格風險的貿易習慣。以銅為例,銅企業在簽訂現貨長期合同中已經形成使用期貨市場月度均價的習慣,國內銅礦長期合同的作價方式普遍采用上期所當月合約平均價扣減加工費的模式;陰極銅長期合同的作價方式普遍采用上期所當月合約平均價加現貨升貼水的模式;銅加工材也普遍采用上期所當月合約平均價加加工費的模式。公開透明的定價機製,確保了現貨資源的市場流通高效有序。銅產業鏈的礦山、冶煉和加工企業以上期所透明、公開的價格為基準,形成了行業的定價模式和貿易方式,在保證現貨企業生產穩定性的同時,規範、完善了現貨市場秩序。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8-17 08:48:37

  上一篇:go 蔡丹青:美聯儲紀要偏鴿派 金銀止跌反彈
  下一篇:go 上期所修訂月度參考價計算方式 方便產業客戶套期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