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1 返回首頁    go 期貨


鄭商所:積極推動場外市場建設

  2017第二屆中國(鄭州)國際期貨論壇場外市場分論壇於9月9日舉行。鄭商所副總經理王曉明在會上表示,發展大宗商品場外市場,有助於為實體企業提供靈活、有針對性的風險管理方案;有助於滿足實體企業個性化、多元化的風險管理需求;有助於解決實體企業參與期貨市場麵臨的人才、資金和內控難題;有助於期貨市場功能的全麵提升。

  我國期貨上市品種日漸豐富,參與者不斷增多,主要商品期貨成交量居於全球市場前列,大宗商品的“中國價格”影響力持續增強,標準化場內市場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與此同時,期貨市場的標準化與客戶需求的多樣化之間的矛盾逐漸顯露,成為困擾期貨市場充分發揮服務產業、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重要問題。

  據了解,我國已經成立66家期貨公司的風險管理公司,為現貨企業提供倉單、合作套保及場外衍生品等服務。根據中期協的統計數據,今年前5個月,風險管理公司業務中,倉單回購金額同比增長94%,合作套保筆數同比增長357%,商品類場外期權名義本金同比增長355%。風險管理公司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其成為銜接期貨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重要紐帶,成為吸引現貨企業間接參與期貨交易的新紐帶。

  “今年4月19日,鄭商所上市了白糖期權;8月18日,上市了棉紗期貨。交易方式、交易品種的不斷完善和充實,可以為場外交易提供完備、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成為開發場外交易新業務、拓展場外交易新市場的有力支撐。”王曉明表示,鄭商所將根據市場意見,不斷完善交易、套保、風控等管理辦法,減少風險管理公司業務開展的製度性約束和障礙,為場外業務的開展創造有利的製度環境。

  王曉明還表示,場外市場的蓬勃發展,為傳統期貨市場開辟了新領域、指引了新方向。麵對場外市場發展的需求,鄭商所主動作為,前年就啟動了場外綜合業務平台的開發工作。鄭商所綜合業務平台支持多種業務類型、交易機製和結算方式,旨在發揮交易所在市場公信力、風險管理等方麵的優勢,為場外業務提供交易、結算等服務,實現機構間的互聯互通,提高場外交易效率,降低場外業務風險,促進場外市場的規範發展。另外,綜合業務平台至今已經完成兩期,目前正積極推動上線運行。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09-11 09:23:38

  上一篇:go 黃金跳空低開 存在下跌15
  下一篇:go 鄭商所:完善製度滿足煤化企業多元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