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7
期貨
天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首批給付500萬 惠及雲南臨滄400餘建檔貧困戶
摘要
【天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首批給付500萬 惠及雲南臨滄400餘建檔貧困戶】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工作,批準23個試點項目,掛鉤橡膠現貨3.6萬噸,覆蓋海南省、雲南省14個貧困區縣,其中12個為國家級貧困縣。
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首批賠付近日在雲南省臨滄市完成,給付總額503.8萬元,惠及46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
上海期貨交易所(下稱上期所)於今年5月正式啟動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工作,批準23個試點項目,掛鉤橡膠現貨3.6萬噸,覆蓋海南省、雲南省14個貧困區縣,其中12個為國家級貧困縣。
臨滄市地處雲南省西南部,與緬甸交界, 是滇西邊境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境內居住的23個少數民族群眾長期以種植橡膠為生。首批賠付兩個試點項目分別在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孟定橡膠農場和永德縣崇崗鄉。
耿馬項目由中糧期貨公司與中國人壽財險公司聯合開展,涉及建檔立卡貧困戶358戶,少數民族1538人,保險規模現貨產量2000噸,該項目賠付450萬元。永德項目由申銀萬國期貨公司與中國人保上海浦東支公司以及雲南省分公司聯合開展,涉及貧困建檔立卡戶104戶,保險規模現貨產量2000噸,分三期實施,九月份賠付總額為53.8萬元。
在10月10日舉行的理賠儀式上,上期所副總經理賀軍指出,近年來,天然橡膠價格波動給膠農的收入造成影響,甚至有“棄割”現象發生。“保險+期貨”試點將普通農戶容易理解的保險產品與專業性強的期貨相結合,給膠農提供價格托底,保障割膠收益,給他們撐起一把“保護傘”,也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創新之舉。上期所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精準扶貧精神,履行企業社會責任,今年23個項目3960萬元資金全部由上期所承擔,明年天然橡膠“保險+期貨”項目將繼續擴大,方式上有所創新,爭取不但可以給膠農“兜底”,還能保障其收益。
永德縣團樹村佤族膠農蔣文富獲賠9700元。由於嶽父生病,其家庭一共五口人因病致貧,成為建檔立卡貧困戶,家中的勞動力隻有他和妻子二人,主要收入來源即為種植橡膠,2016年,該戶純收入僅為6000元,若再扣除人力成本幾乎所剩無幾,今年有了“保險+期貨”項目後,家庭收入已經超過了去年。他說,今年政府給了4萬住房補貼,還幫其申請了5萬貼息貸款,家裏蓋了新房子,橡膠價格有了保障後,他對未來的收入有了信心,隻要勤勞割膠,貸款一定能按時還上。
63歲的德昂族膠農董誌良在膠林接受采訪時,還動情地唱起了山歌:“共產黨好,感謝共產黨,送來好政策,不為賣膠愁,我們過好新生活”。
據了解,“保險+期貨”連續兩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經過兩年的試點,其重要意義及推廣價值已獲得中央及各界的充分肯定。上期所天然橡膠“保險+期貨”精準扶貧試點項目,近期也入選上海自貿區金融市場創新案例。
申銀萬國期貨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建中認為,永德項目創新點在於將期貨價格的保險與收益的保障進行了有機結合,在履行價格保險的同時,即使最終市場價格高於保險目標價格也有最低收益保障。
中糧期貨有限公司總經理吳浩軍表示,公司在推動耿馬項目落地過程中,始終把保護膠農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學合理確定保險的目標價格,降低成本,給膠農真正的實惠。
人保財險公司農險事業部總經理魏柏林表示,貧困地區農民是一個弱勢群體,常受旱、雹、雨、澇、蟲等各種自然災害困擾,“保險+期貨”作為一種新的業務,其目的旨在讓農民能夠安心的生產,同時也能有一個合理的回報,人保財險積極響應中央一號文件政策精神,以保障貧困農民利益,助力農業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做到真扶貧,扶真貧。
(責任編輯:DF314)
最後更新:2017-10-16 18: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