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
期貨
鄭商所即將開展場外業務仿真測試
摘要
11月16日,鄭商所舉辦場外業務首期培訓班,對鄭商所的綜合業務平台、場外業務規則草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演示了開戶、交易、交收等環節的流程與操作。來自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以及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的200多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11月16日,鄭商所舉辦場外業務首期培訓班,對鄭商所的綜合業務平台、場外業務規則草案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演示了開戶、交易、交收等環節的流程與操作。來自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以及期貨保證金存管銀行的200多人參加了本次培訓。
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鄭商所近年來著手場外業務研究和綜合業務平台的開發工作,即將進入仿真交易測試階段,首批擬推出倉單交易、場外期權和基差貿易三項業務。下一步,鄭商所將按照黨的十九大關於建設現代化經濟體係的戰略部署,大力推進並不斷完善場外市場建設,為市場主體提供從場內到場外、從標準化到個性化產品的多層次延伸服務,提升鄭商所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近年來,隨著風險管理子公司業務的開展,我國大宗商品場外業務取得較大發展。中期協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9月30日,共有67家風險管理公司通過協會備案,全行業總資產為284.25億元,同比增長 45%。以場外期權業務為例,1-9月份,新增名義本金1774.85億元,同比增長1842%。
雖然風險管理子公司的場外業務規模迅速擴大,但線下業務模式暴露出了交易成本較高、風險難以控製等問題。“推出綜合業務平台,就是要充分利用交易所現有資源和獨特優勢,解決傳統線下模式的痛點,幫助風險管理子公司壯大業務,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鄭商所相關負責人介紹。
“鄭商所推出綜合業務平台,有助於擴大風險管理子公司擴展業務範圍,直觀感受市場活躍度。”永安資本的景明哲說。他還認為,下遊客戶利用綜合業務平台,還可得到更透明的價格和更多的選擇。國貿啟潤資本的顧海峰認為,鄭商所的綜合業務平台有助於規範相關業務流程並降低違約風險。
針對鄭商所場外業務的設計,參加培訓的人員表示,基本上反映了線下交易的流程,並且進行了一定的規範化。上海中期期貨的趙誌明和華泰長城資本的姚新萌認為,鄭商所場外業務設計符合實際交易習慣,業務邏輯清晰完整,兼顧了市場多元化和標準化的要求,促進了交易的便利化。魯證期貨的劉京認為,綜合業務平台統一的流程和交易合同模板,便於機構間對衝風險。在問及是否會參與時,劉京表示:“作為相關業務人員,我希望公司能積極利用平台拓展客戶。”姚新萌還建議,在業務開始階段,考慮到資金成本問題,同業間的授信交易是理想交易類型。
相關參會人員表示,場外業務對於企業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對於套期保值的企業來說,靈活運用場外業務可以保證現貨市場上的交易達成,改善基差,加強套期保值效果,從而把期貨市場上的套期保值和現貨市場上的現貨交易有機結合在一起,增加了交易者進行交易時的主動性和便利性。
(原標題:鄭商所即將開展場外業務仿真測試)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7-11-17 03: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