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46 返回首頁    go 期貨


引入銀行、龍頭企業加盟 大商所開創“保險+期貨”新模式

摘要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本試點引入銀行和龍頭企業,開發出“保險+期貨+銀行+龍頭企業”的創新模式,從購買農資的貸款到解決糧食價格波動風險再到解決糧食銷路,一舉解決農戶發展中貸款難、風險大、賣糧難等三大痛點,為農民提供了從資金到風險管理、從種糧到售糧的“一條龍”服務。

  11月底,由大連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大商所”)支持的遼寧省沈陽市兩個玉米價格“保險+期貨”試點項目順利完成理賠,參保農戶獲得賠款共計66萬元。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本試點引入銀行和龍頭企業,開發出“保險+期貨+銀行+龍頭企業”的創新模式,從購買農資的貸款到解決糧食價格波動風險再到解決糧食銷路,一舉解決農戶發展中貸款難、風險大、賣糧難等三大痛點,為農民提供了從資金到風險管理、從種糧到售糧的“一條龍”服務。

  農業保險與扶貧聯動

  提振貧困農戶信心

  近日,2017年大商所支持的32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中,中信期貨、中華財險和中國農業銀行在遼寧省沈陽市法庫縣和朝陽北票市聯合開展的兩個玉米價格“保險+期貨”項目順利完成理賠,11月21日和29日,分別在法庫縣和北票市舉行了理賠儀式。兩項目參保農戶獲得賠款共計66萬元,目前,理賠款已全部支付到位。

  中信期貨相關人士向記者介紹,北票市的玉米價格險保障了當地1家合作社和532戶農戶的1.1萬噸玉米,法庫縣的玉米價格險保障了當地20家家庭農場的1.1萬噸玉米,兩個項目均以玉米期貨1801合約為標的,目標價格1706元/噸。另外,兩個項目均采用可提前平倉、且能夠平抑玉米價格大幅波動的亞式期權模式,周期為2017年7月18日至11月18日,涵蓋了玉米的種植期和收割期,理賠結算均價為1688元/噸,低於目標價格1706元/噸,根據保險條款,種植戶可以獲得投保時目標價格與到期時玉米期貨均價之間的差價作為相應的補貼。

  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遼寧省朝陽市下轄的縣級市北票市是省級貧困縣,北票市“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打造了農業保險與扶貧聯動機製,與以前的輸血式扶貧相比,不會破壞市場價格機製,還能刺激當地的造血機製,充分發揮保險與精準扶貧的聯動作用,同時玉米價格保險作為政策性玉米種植保險的補充,由於有了保險兜底,貧困農戶發展生產更有信心了。

  引入銀行、龍頭企業

  解決農戶三大痛點

  《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本試點不止滿足於通過保險保障農民的基本收入,還創新嚐試通過引入銀行和龍頭企業,幫助農民解決了農業生產的資金問題,並且幫助農民拓展賣糧渠道,在助力農民穩收、增收的途徑上做文章。

  法庫縣的趙宇是本次玉米價格保險的參保農戶之一,他告訴記者,在保險出單後,政府的增信擔保令他享受到了銀行農戶貸款的優先放款。8月29日,他從中國農業銀行遼寧分行法庫縣支行領取了20萬元的農戶貸款用於購置農機具,解決燃眉之急。

  “保險+期貨+銀行”模式是交易所、商業銀行、期貨公司、保險公司聯合為農戶和種植企業搭建的以融資、保險和期貨為依托的風險管理平台。由於農民參與“保險+期貨”,收入得到保障,提升了農民在銀行的信用水平,銀行以此對通過信用評估、符合貸款條件、有融資需求的農戶發放貸款。另外,本試點引入的龍頭企業——東北地區龍頭玉米貿易商大連生威玉米有限公司,幫助農民拓展賣糧渠道。龍頭企業承諾對於投保的品種,按照事先約定的基差,農民可以自主選擇售糧的時機和價位,同時企業在期貨市場進行套期保值操作,鎖定基差風險。由此形成了“保險+期貨+現貨龍頭企業”的創新模式。

  “保險+期貨+銀行+龍頭企業”的創新模式,從購買農資的貸款到解決糧食價格波動風險再到解決糧食銷路,一舉解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中貸款難、風險大、賣糧難等三大痛點,為農民提供了從資金到風險管理、從種糧到售糧的“一條龍”服務。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保險+期貨”為農民提供了收入保障,大大提升了農民的信用水平,銀行為此可以向農民提供融資支持,形成了一個保險、期貨、銀行等多金融機構共同參與的良好的農業金融生態。而引入大型企業集團,探索打通糧食銷售渠道,則實現了價格保險與糧食銷售的無縫對接,將農業風險管理體係推向更深層次。

(原標題:引入銀行、龍頭企業加盟 大商所開創“保險+期貨”新模式 遼寧兩玉米“保險+期貨”項目實現理賠)

(責任編輯:DF353)

最後更新:2017-12-06 01:55:57

  上一篇:go 鄭商所對一名投資者進行紀律處分
  下一篇:go 上期所:豐富市場避險工具 服務鋼鐵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