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8
期貨
大商所創新推出集團化交割製度 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
“大商所創新交割製度、服務實體經濟”係列報道之四
引言
自2004年9月恢複上市以來,玉米期貨曆經13年的發展,已深深融入到玉米產業的生產、貿易、加工各個環節。2014年玉米澱粉期貨上市後,完善了玉米及加工產業鏈條,為產業鏈提供了更為豐富的避險工具,得到市場的高度認可。特別是2015年12月以來,大商所創新推出集團化交割製度,逐步優化玉米期貨品種的交割布局,並陸續擴大玉米澱粉品種部分廠庫的標準倉單最大量,充分滿足了產業在價格形成機製變化過程中的風險管理需求,提升了玉米及玉米澱粉期貨服務實體產業經濟的能力和水平。
1 玉米:延伸交割集團交割
近幾年,隨著我國玉米市場發展,玉米產業鏈相關主體利用期貨市場規避風險的需求加大。為進一步增加交割庫容,擴大交割區域,提高交割便利性,充分滿足玉米相關產業風險管理需求,大商所自2014年開始研究集團化交割製度,相繼在2015年12月、今年2月創新推出了延伸交割製度和集團交割製度,並分別自1701、1709合約開始實施。
大商所玉米期貨交割倉庫中國華糧物流集團北良有限公司(下稱北良港)交割業務負責人王斌告訴期貨日報記者,延伸交割製度和集團交割製度是玉米交割倉庫管理的兩種方式。延伸交割倉庫相當於“加盟店”,是主體交割庫在產區設立的存貨地點,與主體交割庫可能具備權屬關係,也可以不具備權屬關係,其交割業務由所屬主體交割庫統一安排;集團交割倉庫相當於“自營店”,是以集團方式進行交割倉庫管理,並依托集團企業信用建立交割風險分層承擔機製。“無論是延伸交割還是集團交割,與現行倉庫倉單交割業務相比,倉單注冊、交割配對等流程沒有本質變化。”
據王斌介紹,玉米品種隻能采用倉庫倉單交割的方式,交割流程與其他品種相同,包括交割預報、貨物入庫、入庫檢驗、委托複檢、倉單注冊、倉單注銷、貨物出庫等環節,但在選擇延伸庫區入庫或提貨時,與傳統交割方式略有差異。
“延伸交割製度開始實施後,對於設立延伸庫區的指定交割倉庫,賣方客戶可以選擇在主體庫區或者在延伸庫區入庫。”王斌解釋,選擇在延伸庫區入庫的貨主應當與指定交割倉庫協商向延伸庫區發貨的數量,以及主體庫區與延伸庫區的升貼水,“如果客戶選擇產區的延伸庫區入庫,通常要向主體倉庫支付一定的貼水”。
倉單注冊時,指定交割倉庫為在延伸庫區入庫的玉米申請注冊標準倉單的,需要向交易所提供銀行履約擔保函、現金保證金或者交易所認可的其他擔保方式。王斌說:“標準倉單注冊需經會員確認,且指定交割倉庫已經向交易所提供相關擔保,交易所審核通過後便會對標準倉單進行注冊。”
在倉單注銷時,值得注意的是,如果玉米存放在有延伸庫區的指定交割倉庫,買方客戶在倉單注銷前需要與指定交割倉庫聯係,了解貨物所在庫區。王斌進一步提醒:“對於在主體庫區的玉米,買方客戶就可以按照一般倉庫倉單交割流程,在主體庫區安排貨物出庫,不可以在延伸庫區提貨。”
對於延伸庫區的玉米,買方可以選擇在主體庫區或者有玉米的延伸庫區提貨。貨主選擇在主體庫區提貨的,指定交割倉庫負責將玉米運達主體庫區,運輸等費用由指定交割倉庫承擔;買方選擇在延伸庫區提貨的,應當與指定交割倉庫協商確認在延伸庫區提貨的數量、主體庫區與延伸庫區的升貼水。王斌提示:“買方應當在確認以上事項後1個工作日內注銷倉單,如果買方未在標準倉單注銷前與指定交割倉庫聯係確認,將被視為在主體庫區提貨。”
此外,王斌提示,交易所規定玉米標準倉單在每年3月份最後1個交易日之前應當注銷,所以客戶還應該注意標準倉單的有效期問題。
玉米出庫時,如果延伸庫區的玉米要在主體庫區出庫,指定交割倉庫有責任在玉米標準倉單注銷後10個自然日內將商定數量的玉米全部運達主體庫區。“玉米由延伸庫區向主體庫區運輸期間,指定交割倉庫不僅不會收取倉儲費、運輸費,還會向買方客戶支付0.5元/噸天的延時補償金,作為對買方客戶延期接到貨物的補償。”王斌表示。
貨物全部運達後,指定交割倉庫將以傳真方式通知貨主提貨並電話確認,傳真發出時間即為玉米運達時間。貨主應當在接到提貨通知後10個工作日內到主體庫區提貨。指定交割倉庫將自通知提貨後的第4個工作日開始,按現貨標準收取倉儲費。王斌說,“如果指定交割倉庫超過10個自然日未將貨物運到主體庫區,對於未運達數量,需向買方客戶支付違約金”。
王斌告訴記者,“在目前的集團交割製度下,客戶的交割流程與傳統方式沒有區別,無論在貨物入庫、交割配對及貨物出庫等方麵,每個分庫均相當於獨立的倉庫,買方客戶接到哪個倉庫的倉單就需要去哪個倉庫提貨”。
2 玉米澱粉:廠庫交割為主倉庫交割並行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由於我國玉米澱粉生產企業是集生產、倉儲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所以澱粉期貨在設計交割模式時主要采用廠庫交割方式,目前在吉林、遼寧、河北、山東、黑龍江等地共有廠庫16家。
同時,為滿足市場多層次需求,交易所單獨設立了營口港務集團有限公司和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交割倉庫,為企業提供交割服務。
廠庫倉單交割與倉庫倉單交割在倉單流轉、注銷等環節基本相同,但相較於倉庫倉單交割少了交割預報、貨物入庫和檢驗環節,且在出庫環節對買方客戶提貨時間、廠庫發貨時間和速度有一定的要求。
“玉米澱粉指定交割廠庫都是具備一定生產能力的玉米澱粉生產企業。采用廠庫倉單交割方式,賣方無需自己備貨,隻需與廠庫協商,按市價向廠庫購買倉單即可。”一家玉米澱粉廠庫負責人告訴記者。
在廠庫標準倉單注冊時,該負責人說:“會員或者客戶與廠庫結清貨款等費用後,廠庫就可以通過電子倉單係統提交標準倉單注冊申請。經會員確認,且廠庫已經向交易所提供相關擔保後,交易所將會對廠庫標準倉單進行注冊。”
在貨物出庫環節,與倉庫倉單不同的是,貨主應當在倉單注銷日後(不含注銷日)的4個自然日內(含當日)到廠庫提貨。廠庫應當在倉單注銷日後(不含注銷日)的4個自然日內(含當日)開始發貨。該負責人表示,交易所對廠庫的發貨速度也有要求,如果多個貨主同時提貨,廠庫將按比例發貨。廠庫不能按時或按照規定的發貨能力發貨,或者買方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提貨的,均需要向對方支付滯納金。
如果買方客戶未在規定期限內提貨,但在標準倉單注銷日後(不含注銷日)的19個自然日內(含當日)到廠庫提貨,買方需向廠庫支付滯納金,廠庫仍按照期貨標準承擔有關的商品質量、發貨時間和發貨速度的責任,直至全部發完;若買方在標準倉單注銷日後(不含注銷日)的19個自然日後(不含當日)到廠庫提貨,廠庫將不再按照期貨標準承擔有關商品質量、發貨時間和發貨速度的責任。
在質量爭議方麵,該負責人提醒客戶,玉米澱粉出庫時,廠庫會在買方客戶的監督下進行抽樣,經雙方確認後將樣品封存,將樣品保留至發貨日後的30個自然日,作為發生質量爭議時的處理依據。建議客戶妥善保管商品發貨和提貨的單據,作為解決糾紛的依據。
此外,在標準倉單有效期上,該負責人提示,玉米澱粉標準倉單在每年的3、7、11月份最後1個交易日之前會統一注銷,“客戶要注意倉單到期日的問題”。同時,客戶也要注意,玉米澱粉倉庫標準倉單的申請注冊日期距離商品生產日期不得超過90(含90)個自然日。
3 多措並舉滿足產業風險管理需求
玉米臨儲政策取消後,玉米品種價格波動幅度增大,玉米產業鏈企業風險管理需求大幅上升,玉米及玉米澱粉期貨交易、持倉規模迅速增長。據統計,2016年玉米期貨日均成交量50萬手,日均持倉量113萬手,分別是2015年的2.9倍和2.2倍;玉米澱粉日均成交量和日均持倉量分別為28萬手和37萬手,分別是2015年的2.5倍和4.0倍。為充分滿足玉米及下遊產業日益增長的避險需求,大商所一方麵在玉米品種上推出集團化交割製度,擴大交割區域,提高可用交割庫容;另一方麵,陸續增加玉米澱粉廠庫的最大標準倉單量,多措並舉,不斷提升期貨市場服務玉米及下遊產業的能力。
據期貨日報記者了解,玉米期貨上市之初,東北主產區玉米深加工工業尚未發展起來,東北玉米多通過大連港南下,順應當時主要物流方向,玉米期貨交割庫集中於大連。其後,隨著遼寧地區眾多港口設施的改善,營口港、錦州港等港口也成為玉米重要的南下通道,玉米期貨交割庫也隨之不斷調整、擴充。截至2016年年底,大商所玉米交割庫共計8家,分別位於遼寧省大連、營口和錦州等三大港口城市,形成了以大連、營口、錦州玉米現貨流通主要區域為主的交割庫布局。
隨著玉米收儲製度改革的不斷推進,東北三大港口布局的交割區域和交割倉庫數量需要進一步擴大。大商所通過集團化交割製度,逐步實現了玉米期貨交割區域從港口向東北地區的延伸。
據統計,玉米集團化交割製度實施以來,效果顯著。交割庫點(包含單體庫、集團交割倉庫及延伸庫區)數量由8家增至39家。其中,延伸庫區和集團交割倉庫分庫從無到有,分別設立20家和10家,單體庫(非集團交割倉庫及延伸庫區)由8家增至9家;分布地點由3個增至18個,從遼寧省擴展至了東北三省一區;總庫容由660萬噸增至1528萬噸,增加132%,最低保證庫容由50萬噸增至100萬噸,增加100%。
王斌認為,集團化交割製度推出後,客戶可以在產區就近入庫注冊倉單,節約了物流費用,大幅降低了產區客戶的交割成本,提高了交割效率。同時,玉米交割區域擴大、倉庫庫容增加,更好地滿足了玉米價格市場化改革後快速增長的風險管理需求。他說:“北良港是大商所玉米、大豆等主要期貨品種的交割倉庫,同時還是國內主要的貿易港口,在大商所相關品種交割量較大時,常常承擔較大的庫容壓力。玉米1705合約共計交割45萬噸(大商所曆史上第二大交割量),通過在產區設立延伸庫區,增加了交割庫容,有效緩解了玉米1705合約的交割壓力。”
記者了解到,將玉米交割區域延伸至東北主產區隻是大商所玉米交割製度優化、創新的第一步。未來,大商所計劃通過集團化交割方式將交割區域進一步擴大到全國,進一步提升企業參與玉米交易交割的積極性,提高期貨市場服務產業的能力和水平。
在穩步擴大發展玉米交割倉庫的同時,大商所也依據市場發展變化,對玉米澱粉交割庫容進行了調整。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大商所前後兩次、共計調整了8家廠庫的標準倉單最大量,累計增加標準倉單最大量10.2萬噸。截至目前,玉米澱粉廠庫標準倉單最大量達31.65萬噸,能夠滿足產業期貨交割需求。

表為玉米澱粉倉庫倉單與廠庫倉單交割流程對比
(責任編輯:DF306)
最後更新:2017-11-03 08:4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