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0
gooseeker集搜客
音樂行業的生死抉擇
1.引言
互聯網時代,對於音樂行業而言,絕對是一個糟糕的時代。但是大數據時代,音樂行業可能會迎來新的生機,也可能繼續走向死亡邊緣。
2.音樂本體的變革
以往由唱片公司決定人們聽什麼音樂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一些並不被唱片公司看好的歌曲,卻有著高下載量(參看《大數據時代的音樂革命:群眾智慧成主導》。音樂排行榜也在不斷的加入新的數據排行指標,1991年起,公告牌根據收銀機的銷售終端數據確定排名;同時,BDS開始監控跟蹤電台播放音樂的數字痕跡;2000年代中期,公告牌開始追蹤音樂流量和下載量;2013年公告牌又將YouTube流量和Twitter信息加入統計範圍(參看《大數據:重新定義成功音樂的標準》)。然而音樂畢竟是藝術創作,消費者來主導也有其弊端。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2012年發表一份報告稱,輕鬆愉快的音樂風靡全球。流行歌曲似乎變得越來越寡淡、嘈雜、意料之中,一遍遍重複相同的旋律。報告研究了1955年至2010年間錄製的46.4萬首歌曲,發現新千年裏播放次數最多的歌曲呈現一種趨勢,即“音高轉換越來越缺少變化”。類似的學術研究越來越多無疑是有好處的,正如倫敦瑪麗女王大學的Matthias Mauch說道“我認為通過更多地了解音樂,我們可以為音樂增加更多的奇跡。我們想要分析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的更多的音樂,從而建立一個音樂如何演化的全麵圖景”(參看《大數據分析美國音樂排行榜50年的演化史》)。
3.音樂人的危與機
對於音樂界而言,像Justin Bieber這種通過互聯網走紅的音樂人越來越多。一個歌星完全可以通過點擊量被快速構建起來,草根音樂人能有更多的渠道和平台去展示自我,自然是一件好事,然而當流媒體(邊傳邊播的)音樂越來越成為主導的時候,這種免費的音樂播放模式對音樂人的收益來說,無疑是一種打擊。如何協調好流量和收費的關係,是目前音樂界發展的主要困擾。《互聯網音樂的美麗新世界在哪?》
4.音樂APP的發展
提到音樂,人們往往隻想起來歌曲,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其表現形式太多了。
- (1)播放APP
國內國外的播放器都很多,並且在相互競爭中各自發揮著優勢,有主打音質的,有主打原創的。這些播放器都積累了大量的用戶行為數據和音樂數據,對數據分析而言有著巨大的挖掘力。
- (2)樂器APP
如果說學樂器,在以前對很多人來說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麼現在隨著各種樂器APP的開發,普通大眾也可以隨時隨地來一首鋼琴曲。此類APP算是小眾類的消費,典型的市場細分。
- (3)遊戲APP
跳舞類或者根據音樂節奏進行的各種操作類的軟件在遊戲APP中都是非常有競爭力的。研究這種遊戲類的APP可以有助於新的APP的開發。
- (4)其他音樂相關的軟件
Spotify推出了一個全球音樂地圖服務,將1000多個城市的熱門歌單加載本地圖中,重點推薦是一些專屬於這個城市的歌曲。《Spotify推全球音樂地圖,告訴你他們在聽什麼》除此之外,還有音樂社交類的APP、線上KTV式的APP等等。
5.參考文獻
1.《大數據時代的音樂革命:群眾智慧成主導》
2.《大數據:重新定義成功音樂的標準》
3.《大數據分析美國音樂排行榜50年的演化史》
4.《互聯網音樂的美麗新世界在哪?》
5.《Spotify 推全球音樂地圖,告訴你他們在聽什麼》
6.《音樂類app的藍海市場和創意隨想》
若有疑問可以或
最後更新:2017-01-09 1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