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
小米6
周小川:我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
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也要防止“灰犀牛”風險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日前出版的《黨的十九大報告輔導讀本》中撰文指出,總體看,我國金融形勢是好的,但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在國內外多重因素壓力下,風險點多麵廣,呈現隱蔽性、複雜性、突發性、傳染性、危害性特點,結構失衡問題突出,違法違規亂象叢生,潛在風險和隱患正在積累,脆弱性明顯上升,既要防止“黑天鵝”事件發生,也要防止“灰犀牛”風險發生。
周小川表示,金融高杠杆率和流動性風險、金融機構信用風險、跨市場跨業態跨區域的影子銀行和違法犯罪風險是當前中國麵臨的三大金融風險。具體而言,當前的金融風險隱患是實體經濟結構性失衡和逆周期調控能力、金融企業治理和金融業對外開放程度不足以及監管體製機製缺陷的鏡像反映。
他表示,科學防控風險,處理好治標和治本的辯證關係,要把握四個基本原則:一是回歸本源,服從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避免金融脫實向虛和自我循環滋生、放大和擴散風險。二是優化結構,完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產品體係,夯實防控風險的微觀基礎。三是強化監管,提高防範化解金融風險能力,將金融風險對經濟社會的衝擊降至最低。四是市場導向,發揮市場在金融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減少各種幹預對市場機製的扭曲。
他指出,金融和實體經濟是共生共榮的關係,服務實體經濟是金融立業之本,也是防範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要著力加強和改進金融調控,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抓手,加強貨幣政策與其他相關政策協調配合,在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方麵形成調控合力。
他還指出,加強和改進中央銀行宏觀調控職能,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隨著我國金融體係的杠杆率、關聯性和複雜性不斷提升,要更好地將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結合起來。貨幣政策主要針對整體經濟和總量問題,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和物價水平基本穩定。宏觀審慎政策則直接和集中作用於金融體係,著力減緩因金融體係順周期波動和跨市場風險傳染所導致的係統性金融風險。
(原標題:周小川:我國金融領域尚處在風險易發高發期)
最後更新:2017-11-06 01: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