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5 返回首頁    go 奇藝


2個月、15個藝人、身價暴漲80倍……愛奇藝撬動嘻哈商業價值的布局有多大?

在今年的4月底,一群專業嘻哈音樂人聚在一起,他們半樂觀半迷惘地期盼國內的嘻哈音樂能迎來爆點。他們曾預言:這個爆點或許將由一首大熱嘻哈歌曲或一位大熱嘻哈歌手觸發。在《中國有嘻哈》爆火暑期檔之前,他們無法想象嘻哈的爆點會被一檔網綜點燃。但所謂的奇跡,永遠都發生在猝不及防時,遠比杜撰的小說或虛構的故事更為出人意料。寄托了愛奇藝“超級網綜”野心的《中國有嘻哈》,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裏,颶風般實現了國內嘻哈音樂人幾十年的“主流夢”……

不管《中國有嘻哈》在嘻哈音樂產業裏掀起了怎樣的風潮,作為一檔網綜,實現節目本體和平台的商業訴求才是“正事”。剖開這個商業案例各個維度的數據可以發現,這檔網綜影響力輻射到的每個泛娛樂環節,都在愛奇藝“一魚多吃”的商業模式框架內。在這個商業模式的前端,是品牌廣告和信息流,下遊是包括線下活動在內的衍生業務,而承上啟下的中間部分則是節目的內容本體和附加的高影響力。

下麵,我們先來看看承載了愛奇藝商業模式的《中國有嘻哈》,是如何完成影響力原始積累過程的:

想要商業回報,先火了再說

回溯這檔網綜的影響力積累過程,可以追溯到節目開播之前。作為愛奇藝首檔S+級別的自製網綜,《中國有嘻哈》在開播之前就因為看似冷門的音樂定位和人氣明星吳亦凡的加盟,成功引發各方討論,不管是質疑還是看熱鬧,吃瓜群眾在節目正式開播前,就在微博上貢獻了3.1億的話題討論。

6月24日,節目正式開播,圍繞節目的話題討論開始在網絡逐漸發酵,微博同名話題一度高達32.6億,這種熱度也直觀反映在播放量上,節目單期播放量最高達到2.7億,其新媒體指數和播放成績表現已經不次於一檔衛視頭部版權綜藝了。

節目的熱度也引發了媒體的持續圍觀和報道,國內主流媒體幾乎全部關注過這檔人氣日益高漲的網綜,共計報道超過21次。而在節目開播前,這些主流媒體鮮少關注嘻哈,近三年來也僅僅刊登過4例嘻哈報道。

在這場熱熱鬧鬧的圍觀潮裏,新媒體當然不會缺席。在節目開播之前,新媒體圍繞嘻哈的報道量今年僅有9次,而報道的內容多是探討“嘻哈音樂何時才能迎來爆發點”,而隨著《中國有嘻哈》官方宣布明星音樂製作人陣容之後,圍繞節目的報道開始變多,至8月份已超過20次,仔細來看報道的內容可以發現,新媒體一開始對節目的熱度更感興趣,隨後更熱衷討論節目對嘻哈音樂,乃至整個音樂產業帶來的影響和改變。

新媒體關注度、討論量、播放量和媒體報道量等等維度的數據都在表明:作為一檔網綜,《中國有嘻哈》徹底火了,而且結合當下節目正在接近尾聲而顯現出的巨大熱度上升空間來看,愛奇藝的這檔野心之作,很有可能成為網綜發展至今綜合影響力最大的一檔。

實現了節目原始人氣的累積之後,愛奇藝“一魚多吃”的貨幣化能力開始在這檔超級網綜上一步一步顯現出輪廓。下麵,我們再來看看這檔火爆的超級網綜,為愛奇藝帶來了哪些商業合作。

50多位金主爸爸手拉手趕來,還有誰?

近幾年,愛奇藝雖然一直奮鬥在會員和流量爭奪戰的一線戰場上,但並沒有給人留下“財大氣粗”的視頻網站大佬形象,而是一直在內容上默默耕耘,在江湖上留下了“懂內容、會做內容”的口碑,而由此積累的平台資源和號召力都比較紮實。所以當愛奇藝宣布將傾盡全平台之力打造一檔超級網綜時,不少品牌方都是衝著愛奇藝以往的“聲譽”而來,當然,節目的音樂製作人陣容也是一大砝碼。

在開播前,憑借愛奇藝的平台資源、項目陣容和規模,項目就吸引了包括農夫山泉維他命水、麥當勞、絕對伏特加等在內的品牌合作,以及新浪、QQ音樂、酷我音樂和酷狗音樂等與節目高度匹配的合作夥伴。隨著節目的開播和開始走紅,陸續有新的品牌加入進來,包括小米、抖音和雪佛蘭等等。據不完全統計,截止到當前,已經有超過50家品牌加入了這場商業營銷盛宴。

隨著品牌方的廣告冠名、讚助和合作湧來的資金,抵消掉節目高昂的製作成本隻是最保守的估計,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這場商業營銷盛宴能讓愛奇藝獲得多少商業回報,但能讓50多位精明的金主爸爸們逐利而來,這場商業風暴能創造的商業價值顯然已經達到了“現象級”級別。

吸引來50多家品牌方之後的愛奇藝,就這樣順利完成了“一魚多吃”貨幣化模式的最關鍵的前端鏈條搭建,超額實現了一檔網綜能達到的線上商業訴求,當然,線下泛娛樂產業鏈的開發,對愛奇藝來說也同樣重要。受IP開發“教育”近五年的任何一家影視主體,都不會放棄這塊蛋糕。

談泛娛樂之前,先定一個小目標:2個月、造出15個明星、身價翻80倍

一檔網綜如何實現線下衍生開發?當然要從捧紅選手開始。

截止目前,《中國有嘻哈》不僅帶熱了十幾位選手的網絡熱度和人氣,還直接拉升了這些嘻哈選手的商業價值,包括PG One、VAVA、GAI等在內的選手,在短短的幾期節目中,完成了從人氣原始累積、大量圈粉、品牌代言等傳統造星曆程,跨入人氣藝人的陣列。

從以下15強選手微博粉絲量、討論量和人氣指數參賽前後的對比數據可以直觀地看到,這些選手通過《中國有嘻哈》的舞台迅速聚攏了人氣和粉絲。在這15位選手裏,微博粉絲數量突破100萬的就有5位。其中,人氣提升表現最突出的是PG One,微博粉絲數量從30萬躍升至259萬,新增粉絲近220萬,微博話題也從5萬迅速增長至1.5億,達到人氣藝人話題量級;成功引爆無數網友好奇的Hiphop Man歐陽靖,人氣增長相關數據也表現亮眼,新增粉絲量達到165萬,微博話題也從20萬增至1億,成為當下頗受關注的藝人。

與人氣和粉絲數量同比例上升的,還有選手的商業價值。在節目開播前,這15位選手的商演價格最高的也未超過1萬,而隨著節目的火爆,選手們也身價大增,絕大部分選手商演價格突破10萬。其中, PG One商演價格最高,達到50萬/場,並獲得麥當勞的品牌合作,和多部熱門影視劇、節目的優質資源;作為15強裏最亮眼的女選手,VAVA商業價值也飛速提升,每場商演價格從5000元左右漲至40萬,並收到麥當勞和唯品會的品牌代言;GAI、Bridge、TT、小白等選手也人氣倍增,商演價格大幅增長的同時,優質品牌資源和影視、綜藝資源也接踵而至,快速完成了從素人到藝人的跨越。

除了完成圈粉和身價的提升,這些選手還成功吸引了明星們的關注和互動。其中,節目的人氣選手PG One被演員範冰冰、馬蘇、蔣夢婕、大鵬,還有歌手鄧紫棋、袁婭維、吉克雋逸、主持人李晨和超模奚夢瑤等明星關注,而同樣人氣頗高的歐陽靖則被演員張一山、李治廷、秦俊傑和一眾歌手關注;GAI受到人氣歌手王嘉爾的關注……

有人調侃說,《中國有嘻哈》讓這些優秀的參賽選手實現了“追星夢”,實際上,他們是在這個舞台上完成了個人風格的塑造過程,以才華和個人魅力贏得了明星的關注和喜愛,在娛樂圈的起步階段成功地積澱了人脈和資源。

這些被愛奇藝的線上網綜捧紅的選手,大部分都曾在愛奇藝的線下舞台——“愛奇藝尖叫之夜”中登台表演。“造星”,已經不僅僅是《中國有嘻哈》作為選秀網綜影響力的標配和節目附加值,還成為愛奇藝針對網綜進行泛娛樂產業規劃中重要的板塊。

一場網綜引發的躁動,讓嘻哈人今夏過後不再苦盼爆點

如果說通過捧紅選手直觀實現線下衍生開發是屬於愛奇藝主動的精心布局,那麼由《中國有嘻哈》引發的嘻哈音樂風潮和Hiphop時尚風潮,雖由愛奇藝開啟,但其蔓延的範圍和速度顯然已經超出了平台方和節目的預期。

在此之前,嘻哈音樂在國內屬於小眾音樂,以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和百度音樂為代表的國內主流音樂平台上嘻哈歌曲數量並不多,以下為具體數據:

《中國有嘻哈》6月份共播出一期,彼時節目還未取得全民認知度,QQ音樂6月份歌單顯示,平台嘻哈歌曲僅有967首,到了8月份,在《中國有嘻哈》的催化下,嘻哈歌曲已經突破3千,數量上的爆發說明主流音樂平台對嘻哈歌曲容納度正在趨於主流化;而嘻哈歌曲平均播放量也從6月份的1.9萬增長至8月份的35萬,由此看來,越來越多的用戶對嘻哈音樂產生了興趣;平均下載量也隨之從300增至3000以上,證明嘻哈音樂的發燒友也在以十倍量級的速度攀升。國內其他音樂平台數據表現也呈現出相同的規律。

這些數據都在表明,嘻哈音樂迎來了自己的爆發期。而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爆點是由愛奇藝的這檔網綜點燃的。

事實上,這檔網綜不僅讓音樂產業的發展迎來了轉折,還將嘻哈風潮的時尚觀由節目受眾推廣開來,對當下年輕人的審美產生了不小的衝擊,這一點從他們在淘寶的“剁手”數據裏可以直觀看到。隨著節目的播出,淘寶上圍繞“嘻哈”相關的商品數量和銷量也開始出現並成為暢銷品。其中,以“中國有嘻哈”為關鍵詞的店鋪數量就高達2980個,商品數量超過5000件,最高銷量高達4182,由此可見節目對受眾審美產生的巨大影響。

從以上數據也能看到,以節目裏音樂製作人、選手為關鍵詞的服裝、配飾已經成為淘寶熱門產品。實際上,針對節目帶熱的嘻哈風潮而推出潮牌“R!CH”,早已在愛奇藝針對《中國有嘻哈》的泛娛樂衍生開發計劃內。據悉,愛奇藝授權合作開發的項目品類不僅覆蓋了服裝和配飾,甚至還有3C數碼、食品酒水等,已開發超過200個SKU,這些衍生品的開發是網綜對泛娛樂授權模式的初次探索,也成為愛奇藝對外展示其貨幣化能力的最佳代言。

愛奇藝在整個泛娛樂產業掀起的這股嘻哈商潮,就像被點燃了火苗的草原,去勢洶洶,恣意蔓延開來。曾經苦悶的嘻哈音樂人長唿一口氣,今夏之後,他們已是主流歌手,苦盼爆點的日子已經終結。

結語:

先踏踏實實做出一檔有影響力的超級網綜,再以內容為名布局泛娛樂產業,如果能在取得商業回報之外,還能對行業和受眾產生影響,當然是很好的事;如果不能,那也不用可惜,因為並不是所有平台和內容都能創造出“中國有嘻哈”式的商業奇跡。

合作/投稿

最後更新:2017-09-10 18:16:16

  上一篇:go 高質網劇策略奏效,愛奇藝攜手工夫影業乘勝再推《河神2》
  下一篇:go VR視頻遊戲輕鬆搞定,愛奇藝奇遇4KVR一體機功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