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3
人物
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公司建信投資獲批設立 國企債轉股配套細則亟待落地
在首家獲準批複進行籌建之後,日前,銀監會正式批準設立“建信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簡稱“建信投資”),主要從事市場化債轉股及配套支持業務,建設銀行成為首家獲批成立實施機構的銀行。
據悉,建信投資為建設銀行全資子公司,注冊資本金120億元,是迄今為止建設銀行資本金規模最大的子公司。業內人士指出,建信投資的成立標誌著建設銀行市場化債轉股業務進入新階段。
國企債轉股未來或超預期
最新召開的金融工作會議要求把國有企業降杠杆作為重中之重,抓好處置“僵屍企業”工作。債轉股作為降低杠杆、化解風險的金融工具之一,被寄予厚望。
7月19日,國資委黨委召開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時指出,要堅定不移降杠杆,加快去產能、“處僵治困”工作,通過市場出清、債務重組、債轉股等方式實現削債、減債和減負,主動化解債務風險。
券商分析人士預計,作為金融監管工作會議的唿應,在國企改革措施頻頻出台的背景下,國企債轉股未來或超預期。
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已有包括五大國有商業銀行、城商行、AMC等陸續加入。截至目前,無論是從簽約規模還是簽約項目個數上,建設銀行都獨占鼇頭,工行排在其次。從目前已簽約的項目情況看,國企是本輪債轉股企業的主體,占總簽約規模的比重高達98%。而企業所在的行業集中在鋼鐵、煤炭等產能過剩較為突出的領域,尤其是煤炭行業比重最大,占總簽約規模的近一半。
截至7月20日,建設銀行共與41家企業簽訂了總額5442億元的債轉股框架協議,已向9家企業到位資金454億元,簽約及到位金額市場占有率均為50%左右。建信投資方麵表示,將提升“資金募集、轉股投資、投後管理、市場化退出”全流程管理能力,著力降低企業杠杆率、發展股權融資、完善公司治理,進一步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
配套細則亟待落地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公司近日發布《2017:中國金融不良資產市場調查報告》顯示,超過一半的商業銀行受訪者認為,新一輪債轉股對化解銀行不良資產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大”,而在針對“受訪者所在單位對新一輪債轉股的態度”問題上,有近六成的銀行受訪者選擇“觀望”。
不少業內人士坦言,債轉股難推進最核心的原因是銀行和企業就風險損失分擔無法達成一致,雙方都不願承擔損失。因此,應盡快研究建立債轉股的定價機製和風險承擔機製,即允許有問題的企業分期將損失計入成本,對企業的利潤、稅收的減少有容忍度。
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建議,應加快各項配套政策落地落實,建議財政部、國資委、銀監會、證監會、稅務總局等相關部委加快落實相關政策,並密切跟蹤、關注這些政策的執行情況,針對實施過程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調整相關政策,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中國政法大學破產法與企業重組研究中心主任李曙光建議,製定債轉股條例,同時修改《公司法》和《商業銀行法》。對於一些負債累累、常年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不能希冀通過降杠杆解決其問題,應堅決依法破產清算。
(原標題:首家市場化債轉股公司建信投資獲批設立 國企債轉股配套細則亟待落地)
最後更新:2017-07-23 22: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