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674 返回首页    go 人物


我爱发明 美味奇缘

中国的美食煎饼、莜面窝窝、揪片、月饼都是老百姓钟爱的食品,以往都是人手工制作,那它们能够用机器来制作吗?机器做出的美食又能否得到老百姓的认可呢?其中又蕴含怎样的原理?主持人和嘉宾在节目中为您共同解读。

煎饼机的灵感来源于传统手工摊煎饼,手工制作费时费力,因此发明人制作了一台结构复杂但是效果不错的机器来完成煎饼的制作。煎饼机分为两大部分,面糊涂敷装置,由刮板、上糊大板和降温清理器组成,刮板贴合上糊大板旋转,将面糊刮在鏊子上,降温清理器旋转清理残留面糊,同时给扣合部分降温;煎饼烘焙装置,由五个鏊板和炉子组成,炉子用无烟煤来加热,通过鼓风机来调节炉子的温度,鏊板围绕中心轴旋转的过程中,完成对煎饼的烘焙过程。由于火候的把握十分困难,发明人经过几次改进才实现了精准控温,做出金黄薄脆的美味煎饼,在人工的对抗中取得了胜利。

莜面窝窝是流行于山西、内蒙等地的美食,口感劲道。虽然味道好,但制作莜面窝窝的师傅却很辛苦,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河北80后发明人孙现峰发现了问题,并制作出了一台莜面窝窝机。原理虽然简单,但是制作的莜面窝窝像模像样。孙现锋的莜面窝窝机由电机、减速器、丝杠装置、面盘,面桶等五部分组成。开动电机,在电机和减速器的共同作用下,丝杠下方的圆盘就会缓缓向下,均匀施压。受到挤压的整块莜面通过模具,成为一笼屉的窝窝。利用丝杠的挤压配合模具成型,来模拟人手完成莜面窝窝的制作。最终从速度到口感上都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揪片又叫掐疙瘩,鳖跳崖。在山西无论城市与农村,它不仅是一种家常便饭,而且也是用以招待客人的特色美味。发明人制作的这台揪片机,原理上与莜面窝窝机十分类似,它由电动机、压面筒和切面刀组成,工作时,电动机带动传动轴使压面筒旋转,通过旋转与挤压,面团迅速成形,并由固定刀片切断,揪片就这样做好了。经过三代的改进,机器可以对抗多名人工师傅。

本期节目的最后一个发明项目是制作月饼的机器,月饼是老百姓中秋节必吃的节令美食,深受大家的喜爱。但是,发明人何世宝的梦想却是要通过自己的机器,把月饼从“节令”的魔咒中解放出来。何士宝发明的月饼机,主要由放料装置和成型装置构成,放料装置中的面皮和馅料,通过搅拌后被同时输送到成型装置,挤压成型后,通过输送带输送到月饼托盘里,完成月饼制作。和面的装置一直在转动中往下送料,与此同时另外一边的馅料很快会被面皮包裹着往外出来,成型以后,紧接着后面的节奏就快了起来。一个一个的小面团包裹着丰富的肉馅在履带上,很快便能制作出一大盘的月饼。在完成了云腿月饼的制作后,为了制作广式蛋黄月饼,在机器原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个加蛋黄的装置,成型的月饼通过机器时,先被打上一个圆孔,再由蛋黄推送装置放入蛋黄,最后人工封口,以此完成添加蛋黄的工作。

我爱发明

《美味奇缘》

播出时间:

9月19日 18:58

监制/张广义 主编/刘铭 黄丽君

编辑/石岩 王玉劼 刘婧怡(实习)

最后更新:2017-10-08 04:29:02

  上一篇:go 美食街:越南河粉
  下一篇:go 庄臣:美食家的味蕾 相传于西关的粤剧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