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
機器人
水能載舟 亦能覆舟 人工智能終將服務於人類社會
人工智能目前是目前最常被提及的話題,聯想在搞人工智能,BAT在搞人工智能,絕大多數企業都想在人工智能方麵領先於行業中。可以看出,在未來幾年之內,人工智能這個話題將會永遠地被探討和發展下去。就在最近,世界機器人大會也在北京召開了,人工智能通過機器人的形式向我們展示了其獨特的魅力。
人工智能機器人
現在的機器人可以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形式出現在人們麵前,它可以當服務員,它可以當收銀員甚至它還可以出現在手術台上。目前,已經就一種叫做“達芬奇”的手術類機器人在國內出現了,並且據統計它已經進行了超過一萬例的手術,而且“達芬奇”的手術技術也令許多醫生都歎為觀止!
亞馬遜Kiva機器人
目前,機器人最多還是被應用在了物流上。2012年,美國最大的電商公司亞馬遜收購了Kiva systems公司的機器人項目。別看這個Kiva機器人體積非常小,但是小小的身體內卻蘊藏著巨大的力量,據說這個小東西最多可抬起約340公斤的物品。而正是有了它,工作的效率較以往提升了三倍之多,並且它的準確率精確到了99.9%。
除了國外,目前國內的機器人的產業以及技術水平也達到了世界發達國家的水平,特別是在一些領域上,中國的技術具有著非常創新的思維,從而形成了非常先進並且擁有極具競爭水平的新型產品。
機器人在工作
正當機器人帶給我們方便的同時,它同時也帶給了我們一個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人究竟能不能取代人類呢?”這個問題可以說是眾說紛紜,每個人心中的答案都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說機器人想取代人類,那麼它首先要達到的是人工智能超越人類智慧,顯然在很長一段時間這都是不可能發生的。
如今的絕大多數的機器人的“智能”還沒有達到非常高的水準,而且在未來的很長時間裏,機器人所做的工作主要是輔助人類,由於現階段的機器人的靈活性和動作的協調性遠不如人類的身體素質,加之不能夠舉一反三,所以它們能做的工作非常有限,所以機器人的發展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介於機器人目前的狀態和發展現狀,人們擔心的那個問題其實可以說是不存在的。就算說機器人已經能夠代替人類去工作,然而它也隻能取代人力做一些物流,司機,零工等簡單,標準、不需要大腦思考的流程性工作,僅此而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未來,越來越多的機器人將會出現在人們麵前,雖然因為機器人的出現,有一部分人可能會失去就業的機會,但是同時由於機器人的產生也會導致新的產業、工種的出現,屆時將會有全新的工作機會出現,所以因為機器人的出現從而丟掉工作的問題將會成為無稽之談。
筆者認為人類在製造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的初衷就是為了給生活帶了更大的便捷,讓人們享受由智能和科技所改變的世界。機器人的出現就是更加深入地去輔助人類而不是將人類取而代之,人類智慧為何偉大,其最根本的原因在與人類能夠思考,能夠舉一反三,並且擁有主觀能動性。顯然,這種主觀能動性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所不具備的。
偉大的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言外之意是皇帝服務於人民的,人民既能夠支持你也能夠推翻你。同理,人工智能服務於人類社會並且是由人類所創造的,所以,如果將來有一天它威脅到了人類,人類照樣也能夠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由此可見,在未來人工智能終將會未人類生活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
最後更新:2017-08-26 18: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