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1
機器人
機器人與汽車的情緣
隨著大數據、雲計算、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突飛勐進,人類社會將迎來一個智能爆炸的時代。
在這樣的背景下,機器人以新的麵孔來勢洶洶。技術專家、經濟學家們一致認為,隨著機器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未來的機械將富有人類的思維、情感、個性與能力。
這波全球智能化的大浪潮,不僅影響到企業,還將深入影響到整個社會以及每一個人的生活。“智人時代”的來臨究竟給社會帶來了哪些福音?我們應該如何積極麵對?
8月8日,2017年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對外公布了今年大會的整體安排和籌備情況。2017年在中國風起雲湧的智能化浪潮推動下,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將在2017年8月23日至27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探討這股浪潮最終對社會和人類的影響。
“新人類”來襲
機器人是集合了機械、電氣、電子、計算機、控製、傳感器、人工智能等多門科學的適用於現代化製造的綜合型自動化裝備。在現階段,工業機器人發展異常迅速,技術也非常成熟,已應用到汽車生產、航空航天、金屬加工、電子電氣、礦山開采等多個工業領域,可以實現代替涵蓋如焊接、搬運、碼垛、噴塗、裝配、檢測等多方位的人工作業功能。
在我國,工業機器人的最初應用是在汽車和工程機械行業,主要用於汽車及工程機械的噴塗及焊接。從2000年開始,受國家宏觀政策調控及居民消費水平提高的影響,我國汽車工業進入了一個高速增長期。麵對這種局麵,國際汽車巨頭紛紛進入中國市場並與我國企業合資設廠或擴大原有生產規模,國內企業也紛紛轉型或加大對汽車行業的投資,整個行業增產擴能增加了對工業機器人的需求。
數據顯示,全世界用於汽車工業的機器人已經達到總用量的37%,用於汽車零部件的工業機器人約占24%。在美國,超過60%的工業機器人用於汽車製造業,而在國內,超過50%的工業機器人在汽車行業中使用。毫不誇張地說,在整個工業機器人所有應用領域中,汽車行業對機器人的應用占據了半壁江山。
在汽車領域有哪些應用?
據記者了解,目前,汽車生產的四大工藝以及汽車關鍵零部件的生產都需要有工業機器人的參與。在汽車車身生產中,有大量裝配、焊接、搬運、包裝、檢測等應用,這一些環節目前均由工業機器人參與完成。具體說來,工業機器人在汽車工業中所負責的工藝主要有焊接作業、組裝作業、液體物質填充作業、塗膠作業、噴塗作業、搬運作業等這幾個環節。
在焊接作業環節,據統計,每輛汽車的車身上約有4000個焊接點。手工焊接容易損害工人的健康,且很難保證質量。焊接機器人可以克服惡劣的工作環境,大幅度提高焊接速度和質量。
在組裝作業環節,由於現階段汽車上要求安裝的精度和速度越來越高,且小配件也越來越多,人工安裝已經很難滿足生產需求。用於裝配作業的機器人,從車門、儀表盤、前後擋風、車燈、電池、座椅的安裝,再到發動機的裝配等,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在液體物質填充作業環節,由於汽車上各個部件、機構使用的專用油品的數量也逐漸增多。每次液體物質的填充,既需要無汙染又需要填充量的準確,機器人可以做到準確、高效、無汙染。
在塗膠作業環節,雖然塗膠作業任務量不大,但是準確度要求高。如果塗膠做得不好,將影響到汽車的整個外觀品質,現代消費者對於這些是特別挑剔的。這些部位有車身塗膠、汽車擋風玻璃塗膠、車底PVC塗膠及汽車發動機塗膠。塗膠機器人則可以做到準確塗膠,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消費者的挑剔。
在噴塗作業環節,由於汽車車身的噴塗工作量大,危險性強,通常都會采用工業機器人代替。機器人主要是用於車體外表的漆皮噴塗。
在搬運作業環節,由於搬運需要和生產環節精密地結合,且最大限度地避免搬運中對於加工零部件的損害,這些都非常適合於機器人來執行。
所以,完成一輛汽車的製造,需要的機器人相當多,工業機器人已成為汽車生產中關鍵的智能化設備。
作為一種高技術裝備,機器人為什麼在汽車製造業應用如此最廣泛呢?
據專家介紹,這與汽車製造業的特點不無關係: 第一,汽車領域產量大,適合大規模的機器人作業;第二,由於汽車產品一致性高,一個型號的汽車都像從一個模子裏刻出來的;第三,汽車流水線製造裝配方式特別方便將每個環節分解到很基本的操作,尤其適合早期隻能重複執行固定動作的機器人。
反觀其它行業,例如飛機製造業,其生產往往不是大批量的,機器人的工作對象經常變化,這需要柔性化的生產線,而且飛機對精度、氣密性的要求很高。
推動智能化社會
工業機器人是自動化技術發展的高度產物,它綜合了計算機、控製論、機構學、信息和傳感技術、人工智能、仿生學等多學科,由操作機、控製器、伺服驅動係統和檢測傳感裝置構成,是先進製造技術領域不可缺少的自動化設備,它的應用是一個國家工業自動化水平的重要標誌。在人口紅利拐點來臨和產業升級的背景下,工業機器人的發展也成為了自動化企業新的戰略增長點。
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為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尖端技術和優質產品搭建了一個充分展現自我的舞台,為機器人企業與投資者的交流合作提供連接紐帶,同時也可促進機器人領域產、學、研的對接,進而推進機器人對智能製造業的發展。
“通過為企業與投資者搭建產學研對接平台,將科學家科研成果與產業界發展、社會大眾應用有機結合,實現創業鏈、資金鏈、產業鏈良性互動,以推進機器人智能製造產業發展。”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徐曉蘭說。
如何用好機器人的自動化技術來提升我國製造業發展水平?
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認為,首先,要進一步提高工業機器人自動化生產設備在汽車及零部件、原材料生產中的應用程度,提高其技術水平,向包含零部件、原材料供應商、倉儲物流等全產業鏈的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方向推進,在全行業加速推進智能製造生產方式的應用。其次,要創新經營管理模式,對采購、生產、倉儲、物流等環節進行物聯網改造,全麵應用智能化管理係統,實現生產柔性化,使企業效率最大化。
隨著中國經濟的騰飛,工業機器人將服務於更多的行業,如電子加工、食品飲料、塑料橡膠、醫藥、化工、建築、交通等。在這些領域,機器人可以有效地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柔性、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E
N
D
!
已入駐
最後更新:2017-08-23 09:2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