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今日說:京東、軟銀都來了 機器人將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明天

8月23-27日,匯集全球100多家機器人頂尖企業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莊新區舉辦,成為本周內首都各界媒體關注的焦點。

機器人被譽為“製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其研發、製造、應用也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創新和高端製造業水平的重要標誌。隨著中國機器人產業如火如荼的發展,2015年開始創辦的世界機器人大會已成為行業內的一大“盛事”。中國的機器人製造在全球居於怎樣的水平?未來哪些領域會迎來機器人的競爭?我們從展會現場可以一見端倪。

展會直擊:穿越浮華看本質

本屆大會由論壇、博覽會、大賽三大板塊組成。其中的機器人博覽會是可以與機器人零距離接觸的平台,麵向公眾開放,因此也最為引人注目。今年的博覽會上,全球的機器人主流廠家悉數參展,KUKA、ABB、FANUC、安川四大機器人巨頭悉數出席,SMC、IROBOT、哈工大機器人集團、新鬆、FESTO、軟銀等近國內外知名企業高調亮相,向觀眾展示著各自品牌最前沿的產品。

在工業領域,提升機器人的靈巧性是一大挑戰,在本次會展現場,我們看到機器人主流企業大都展示了其在精密操作方麵的最新成果。雖然四大巨頭都是常規展台,但另一大日資企業SMC則是全景亮相,從汽車裝配、倉儲流水線模型等大型集成係統,到小件物品搬運傳送,再到氣缸活塞等核心部件都做了生動展示;哈工大則以超大展台分區展示了其在不同領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應用實例;而首次走入觀眾視野的達芬奇醫療機器人在現場演示了怎樣實現精準手術定位。通過這些直觀的演示,觀眾們了解了工業機器人的最新發展成果和方向。

本屆展會上,知名品牌跨界涉足機器人領域的例子也不少,京東、軟銀、EPSON等大眾熟知的品牌都展示了其在自動化方麵的布局。京東已經建立了專門的事業部進行自動化應用方麵的研發,涵蓋倉儲、物流、配送等各環節,預計很快在高端小區推行最後一公裏的自動化配送;軟銀則展示了旗下的機器人在國外商場、銀行等不同服務場所的應用,據工作人員介紹,已經醞釀在大陸推廣。

展會上最吸引眼球的還有一類身懷絕技的造型奇特的機器人。該類產品主要麵向民用,中小企業眾多,表現形式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比如仿真服務機器人,造型有的古典、有的時尚,還有機器人變臉、機器人舞獅等表演則為高大上的機器人賦予了濃濃的中國元素,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些產品從技術上來看並無太多新意,功能也大多雷同,主要是在外形和概念上有所創新和突破,當前以眼球效應為主。

未來將來:我們會麵臨哪些難題

從目前的布局來看,人工智能已經覆蓋了生活的方方麵麵,無論從製造和應用層麵來看,中國已然是一個機器人大國。但從產業層麵來看,還遠遠不是機器人強國。機器人的核心技術依然是集中於幾大巨頭手中,當前的現狀是大公司在引領技術前沿,中小公司致力於應用方麵的開拓,而我們的企業主要集中於後者。但美的收購KUKA,已經給我們帶來了一劑強心針,雖然目前對於雙方的合作細節依然不得而知,但毋庸置疑,這是一個好的開始。

從應用前景看,在許多領域,人工智能的介入看來無疑會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也有人說,未來我們會被機器控製,也許是一場災難。總之,這是一個不確定的未來,所有的事物都是雙刃劍,我們能想到的和想不到的結果都會一起到來。當越來越多的崗位被機器取代,人到哪裏去?作為13億人口的大國,今天我們因幾十年前的人口政策帶來的各種社會問題而全麵提倡二胎,也許不久的將來,我們又要麵對因機器普及帶來的勞動力過剩難題。

不管在什麼領域,市場永遠是一隻看不見的手,無論是決策者和執行者,每一個人都應該著眼長久,在實際工作中少一些急功近利,就可以最大程度地順應時代的潮流,減少未來的隱患和被動。那麼,立足當下,機器人行業的研究和發展應該在哪些領域重點投入,既需要政策的引導,也是每一個有責任感的企業值得去思考的問題。我們的未來究竟是什麼樣的,機器人將會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取決於今天的我們怎麼做。

閱讀提示:機器人是當前產業在線關注和拓展的重點領域之一,歡迎繼續閱讀下文“中國工業機器人發展現狀”

點擊查閱

產業數據:宏觀經濟|產業鏈數據|報告|白皮書

煤改電:招標|中標| 補貼辦法|煤改氣

最後更新:2017-08-31 10:26:08

  上一篇:go 機器人+安防成趨勢,“革命浪潮”下應有“冷思考”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浪潮襲來,人才儲備卻成致命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