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創企TOP100中獨一家智能醫療公司,究竟何方神聖?

作為選《2016年度人工智能企業TOP100》中唯一家智能醫療公司,匯醫慧影主攻數字智能膠片。以數字智能膠片作為切入口,形成了雲平台、放療雲平台、電子膠片、常規閱片外包服務、疑難大病專家會診及醫生集團等六大模塊產品線。

創始人主要是兩位:一位是柴象飛博士,斯坦福大學畢業,從事過十多年的醫療影像後處理和大數據分析研究;第二位是郭娜,清華本碩畢業

匯醫慧影創始人柴象飛把公司業務概括為三部分:醫學影像的移動化、數字化與智能化。

1、醫學影像的移動化:數字膠片雲端存儲、遠程分享、共享為基礎的服務。醫學影像可以細分為頭頸、神經、胸部、腹部、四肢以及心髒六大分支。醫院、患者、醫療機構共享,帶來遠程會診、健康檔案等數據應用服務。

數據接入方式:醫院接入;醫療器械廠商內置。

2、數字化理論上和移動化一致,指患者通過掃描二維碼可以查看,並在雲端形成電子健康檔案。

3、智能化:指智能閱片。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主要集中在輔助篩查階段,目前在胸肺部,在胸部X光肺部CT、以及乳腺鉬靶三個領域,可以輔助醫生降低漏檢率20%。此外,匯醫慧影還與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海峽大數據研究院等合作,研發更深層次的人工智能的應用 。

在商業模式上,創始人郭娜說,影像具有共享經濟特質,換句話說,天然具體“入口”屬性。國家鼓勵第三方影像中心,匯醫慧影,阿裏健康2.25億投資華潤萬東旗下的萬裏雲等平台順勢而起。

匯醫慧影郭娜說實行1+n的商業模式。1,指影像,n是指科室。在筆者看來是TOBTOC的生意,通過捆綁第三方影像中心,簽約醫院;同時,簽約醫生(平板服務醫生)的方式,完成TOB。而在醫療行業,完成權威TOB的部分,影響基層醫療和患者是水到渠成的時間問題。

最後更新:2017-08-23 10:55:27

  上一篇:go 中國製造未來方向:人工智能的領域?
  下一篇:go 打破科技美夢?英研究:機器人將擴大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