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8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 P 圖工具 Prisma 留不住用戶,去給其他公司幫忙了

知名的人工智能 P 圖應用 Prisma 開始調整商業模式了,原本主要收入來自於廣告商讚助的濾鏡,現在計劃靠賣技術賺錢了。

周六,Prisma 公司上線了一個新的網站 Prismalabs.ai,計劃給其它開發者提供兩項新服務:接下來 1 個月內會推出 API 接口和 SDK 開發工具,讓其它應用也用上 跟 Prisma 一樣的濾鏡功能。

另外一個工具是被稱為 Prisma Platform 的開發平台,計劃是幫助開發者更快地把代碼從網頁轉成手機應用。按照網頁上的說法,隻需要多加幾行代碼就可以了。

這個開發平台跟 Prisma 最初誕生的過程也有關係。2015 年,德國圖賓根大學的萊昂·蓋提斯(Leon Gatys)跟幾位計算機研究員發表了兩篇用人工智能修圖的論文,並開發了一個照片處理網頁工具 DeepArt。這兩篇論文啟發了俄羅斯工程師阿列克謝·莫伊謝延科(Alexei Moiseyenkov),僅用了6 周時間就做出了去年大紅的 Prisma。

Prsima 公司稱,他們已經在跟“一些大公司”合作測試這些開發工具,但沒有透露名字。很可能不會是 Facebook,Facebook 曾經主動屏蔽了Prisma 接入其直播服務、並推出了類似的濾鏡功能,但 Google 和 Snapchat 等公司還是有可能會在濾鏡功能上跟他們合作。

這兩個針對開發商的新產品無疑是要賣錢的,也意味著 Prisma 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之前主要來自於廣告商讚助其濾鏡。但廣告就意味著用戶量,這也成為了 Prisma 放棄簡單,開始做社區功能的推動力量之一。但在短時間把用戶留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Prisma 在這件事上很可能遇到了比較大的問題。

按照官方的說法,Prisma 和摳圖應用 Sticky AI 每月都有 500-1000 萬的活躍用戶,總共用戶量有 1 億。聯合創始人 Aram Airapetyan稱他們的用戶量“很穩定”,但從下載量來看,其實是在下降的。

至於轉向到麵向到更多的開發商,給他們提供濾鏡功能、移動應用轉化,像 Face++ 等公司已經在做了,很難說 Prisma 有多少機會能把這項業務做大。

題圖來自:Pixabay

喜歡這篇文章?去 App 商店搜好奇心日報,每天看點不一樣的。

最後更新:2017-08-23 12:11:32

  上一篇:go 機器人技術國際工程科技發展論壇在沈陽舉行
  下一篇:go 上海新時達電氣發布2017年中報,機器人業務營收翻倍,占比超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