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1
機器人
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中國教育
關於中國教育,早在幾十年前,我們就認清了它是改變國情的根本所在。自1976年恢複高考製度以來,我國的教育發展也逐漸步入正軌,形成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教學模式——應試教育。
應試教育,還有另一個說法,填鴨式教育。這種被視為一種以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為主要目的,且十分看重於考試成績的教育製度,正是我們絕大多數人,用了十幾、二十幾年的時間體驗過的教育模式。
傳統教育模式下的痛點
這種傳統教育模式的形成,一定是長時間的、基於社會發展狀況的,在某一階段能夠順應並且促進社會的發展。然而,當固有的模式變得過於傳統,隱藏在其中的痛點就會暴露出來。
首先,教育資源分配不均。中國作為世界第一人口的大國,各個地區教育資源的質量和數量參差不齊,對此,應試教育看似提供了一種相對公平公正的人才選拔模式,然而,幾十年來始終沒能改善的是整個社會中所謂的城市人、住在城市的鄉下人、鄉下人這種“三元”結構的固定輸出。在受教育資源存在巨大差異的環境下,能夠通過教育去實現層次上的突破的人,僅占少數。
其次,教育輸出的職業化程度與社會脫節。應試教育的出現,從微觀上看,提高的是學生的成績。然而,它使得原本應該呈隨機性發散的年輕人的思維,被固定成了根據需要,而改變自己、定向努力的一種思維狀態。因此,但從宏觀來看,這種形態下產生的教育輸出,早已與社會脫節,社會財富、知識的固化,已經逐漸淪為中國教育的現狀。
事實證明,目前的教育模式已經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那麼由社會發展來改變、甚至顛覆教育已成必然趨勢。
人工智能如何改變中國教育
相信大多數人都認可,科技是能夠使一個行業、一種思想、甚至是一整個時代被改變或顛覆的最有力因素,當今時代的科技發展,也正在或即將改變我們對於未來世界的認知。
去年3月,AlphaGo與李世石“人機大戰”的開始與落幕,以人類慘敗的結局向世人宣告,這個時代是屬於人工智能的。經過一年多沉澱與積累,2017年可以被視為是全球人工智能史上非常重要的一年,不論是依靠上技術的推動,還是出於對行業熱點的追捧,人工智能的發展逐漸向越來越多的行業滲透,在資本與產業的助力之下, 傳統的行業模式不斷被顛覆。
談及人工智能對教育行業的滲透,目前也已經發展的相對成熟。IT耳朵采訪到一些行業內切入教育領域的企業家,也看到了人工智能將如何改變中國的教育模式。
首先,從教育發展階段來看,行業內目前已經具備從啟蒙教育直至初高中階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企業。例如,Bingo幼教機器人,這是一款實現了全場景一體化的教育機器人,針對孩子在啟蒙階段的教育需求,製定了幼兒園及早教機構專用的教學內容。Bingo創始人閔海波表示:“在孩子的啟蒙階段的教育教學、行為習慣養成等方麵,切實起到輔助老師和家長的作用,是Bingo的最大價值。”
除此之外,Mento作為另一款兒童互動教育機器人,具備中美小學同步課程體係,在現階段它能代替家長實現30%—50%的輔助教育工作量。在初、高中階段,行業內也已經出現“學霸君”這樣基於圖像采集和大數據算法,為學生分析並解決問題的人工智能產品。事實證明,目前這種“AI+教育”的模式已經逐漸貫穿到傳統教育中的各個階段。
其次,就教育教學的模式而言,人工智能帶來的最大改變是采用個性化教學模式。以學霸君中的“AI學”這款產品為例,它充分體現出人工智能在線下學校教學實踐的應用,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在AI學的係統裏,可以實現機器閱卷、個性化指導、個性化學習、教案改進等,並通過監測學生的日常學習情況,針對性的分析其掌握知識點的不足之處,自動推送相關題目,實現個性化學習。而在傳統的教育教學中所采用的“一刀切”的模式,最容易忽略、也最難做到的就是針對性的幫助學生分析、解決問題。
傳統的教育模式中的一切都是在為應試教育而服務,考試也就成了這種製度下評判學生能力的唯一標準,然而,我們必須認可這種方式,因為這是目前無法改變的現狀。但我們能夠改變的是通過科技力量的注入,選擇更適用、更高效的教育模式和學習方法,來應對這種把人簡便易行,而又讓所有人心服口服的被分為三六九等的考試方式。
最後,從AI+教育所取得的成果來看,這是一個人人都能夠享受科技成果的時代,隨著科技的發展與普及,通過機器人、技術、係統這些載體,能夠把優質的教育資源延伸到各個存在教育需求的地區。因此,地域上的差異已經不足以導致教育資源的分配參差不齊,時間與空間都不在是製約教育發展的瓶頸。當然,教學質量以及學習效率的提高是這個時代人工智能切入教育行業的最大價值。
這個時代的中國教育,不應該被任何一種模式所綁定
伴隨著人工智能對各個行業的滲透,行業是否會被徹底顛覆成了被頻繁關注的問題。然而,一個行業之所以會被顛覆,是因為曆經長時間的過度與積累,現有的模式已經不足以支撐它在這個時代立足。
而我國目前的教育體製,是符合社會發展的現狀的,隻是科技的腳步走的太快,傳統教育的優勢在這個時代看來,已經不再那麼明顯,甚至被弱化。因此,人工智能對教育領域的切入是值得被認可與支持的。關於目前教育模式在未來是否會被顛覆,其實是個未知的定論,我們無法預判今後的人工智能在教育領域的發展會有怎樣的突破。
作為受過教育、關注教育中的一員,我們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享受到這個時代能夠給予我們的優質教育資源。這個時代的中國教育,不應該被任何一種模式所綁定,而是始終以最新科技力量的注入,不斷革新,更好地發揮教育的最大價值。
最後更新:2017-08-23 09: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