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2
機器人
機器人進隔離病房當護士!
來源:看看新聞網、解放日報·上海觀察網站(轉載僅作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作者致敬!)
在醫院住院時,接觸的病房“護士”是機器人會是什麼樣的感受?在上海仁濟醫院核醫學科隔離病房,一個白色的機器人正按照指令,對住院患者進行測量體溫、血壓和輻射殘留等檢查。機器人表述準確、清晰,患者一步步執行,各項檢查很快完成;病房外的醫生、護士則通過屏幕,對患者完成遠程問診和查房;最後,機器人又進行自動檢測病房輻射劑量變化,完成送藥、送物品等日常服務。
在核醫學科,放射性碘-131是目前甲狀腺功能亢進(簡稱甲亢)和甲狀腺癌術後殘餘病灶治療的重要手段。然而,患者服用治療劑量的放射性碘-131後,自身成為放射源,短時內會對周圍人群和職業醫護人員造成潛在輻射危害,因此必須於一定時間內住在特定的放射性輻射防護隔離病房中。
仁濟核醫學科主任劉建軍提及,以前為了減少對醫護人員潛在的輻射危害,醫生護士每次進病房都要穿上鉛衣,臨床上,通常將一周內需要服用的藥物一次性發給患者,醫生和護士一般通過監護視頻和對講設施與患者進行查房、谘詢和答疑,患者每日的例行生命體征觀察也主要由患者自行完成並報告。“但是,患者服用藥物頭兩天,副反應也比較大,會出現惡心、嘔吐等不適,以及喉頭水腫、唿吸窘迫甚至窒息。如果監測不及時,將增加潛在的醫療安全風險。”
今年9月,仁濟醫院將人工智能服務機器人與醫院管理職業防護結合,率先在核醫學科引進了鈦米機器人,不僅為患者帶來更精準的服務,也減少了醫護人員的職業傷害、提高了醫療安全標準。鈦米機器人有什麼好處呢?劉建軍介紹,機器人每2小時能對病區所有患者進行一次體檢(下圖),“它會自動前往每一個隔離病房,唿叫患者姓名後通過人臉識別確認患者身份,然後自動進行包括體溫、血壓、甲狀腺攝碘和輻射殘留等生命體征監測等。”
除此之外,核醫學科病房的服務機器人還可以幫助護士完成藥物分發以及服藥方法的告知。護士通過人臉或胸卡的認證後放入藥物,確定發放的病床,機器人就會自動前往每一個隔離病房,唿叫患者姓名,通過人臉識別確認患者身份並語音確認後自動打開藥箱,播放服藥通知。
“機器人還能在治療過程中強化對病人的宣教,通過與患者的主動交互,將枯燥、難懂的醫療護理知識變成動畫場景中的語音問答,實現了更好宣教效果。”劉建軍說,不少患者對機器人很好奇,對它的宣教依從性也很高,“機器人還具備遠程視頻功能,幫助醫護人員觀測病患部位組織情況。另外,通過機器人身上的輻射檢測設備,還可以采集病房的輻射情況,並能根據需要進行相應報警。”
“有機器人在,好像醫護人員一直陪伴在身邊,也減少了因為隔離帶來的焦慮和孤獨。”患者盧先生說道。劉建軍表示,希望今後能進一步改善和發展人機互動的能力,“這樣醫護人員可以通過機器人增加與患者的互動,進一步改善患者的就醫體驗。”
最後更新:2017-11-07 07:21:14
上一篇:
用”人工智能“救命,麻醉治失眠……這些新銳青年醫生有高招!
下一篇:
人工智能+司法辦案,上海這項工作獲人大代表點讚
人工智能和人類司機,你更信任哪一個?
利哥天佑怒斥YY官方顏值爭霸賽:機器人滿天飛?大利哥叫停退出比賽,怒斥87管理!天佑致電官方:活動辦的惡心!管理求饒:我智商低!
AI“學習的進程”從未停止,機器人和人類之間的關係會愈加融洽
阿爾法狗閉關5月後歸來秒殺所有人類棋手,下個對手是誰?
人工智能or人類智能?兩位AI權威掀起了終極討論
友情提醒:人工智能“玄玄”目前還是個寶寶!
方大炭素後,人工智能龍頭底部崛起,中報增617.32%,望暴漲成妖
人工智能手機標杆的Mate 10下周在慕尼黑還有哪些驚喜
別再亂停車了!瑞安全天候違停抓拍“機器人”已經建成,部分道路全線覆蓋!
人工智能威脅論為時過早“人工智能與未來社會:趨勢、風險與挑戰”學術研討會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