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機器人
人工智能手機標杆的Mate 10下周在慕尼黑還有哪些驚喜
就在上個月,蘋果發布了十周年的智能機iPhone X,這款手機諸多方麵被吐槽,唯獨人工智能躲過一劫,而究其原因,當然是因為人工智能的趨勢已經是共識,而這次華為和蘋果兩家智能機廠商步調像是商量好了似的,在差不多的時間發布了人工智能芯片,特別是華為前不久推出的麒麟970處理器,並將在下周一發布的華為Mate 10智能機上首發該芯片,那麼華為Mate 10搭載的麒麟970到底會有什麼亮點呢?
這款即將運用於華為旗艦Mate 10的AI芯片打破了傳統芯片CPU/GPU架構布局,在性能上實現了大幅提升。這枚芯片麵世意味著在多年人工智能暢想後,華為終於實質性地走出了AI應用之路。而且在手機終端也是全球最被看好的人工智能平台,其在AI芯片上的突破引領或將引發行業效仿和對標。
首先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參數對比,新款的麒麟970突破性地將AI技術融合到SoC部分,而且也應用了台積電10nm FinFET工藝,但在晶體管集成度方麵相比蘋果的A11,麒麟970更勝一籌,55億的數量級相比較高通驍龍835高出1.77倍,蘋果A11處理器1.28倍。再一次體現過華為作為國產強芯的先進技術所在。
這種優勢得益於麒麟970所選擇的HiAI移動計算架構,通過更高能效的異構計算架構來大幅提升AI的算力。首次集成的NPU專用硬件處理單元,其AI性能密度大幅優於CPU和GPU。在處理同樣的AI應用任務時,新的異構計算架構擁有大約25倍性能和50倍能效優勢,這意味著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少的能耗更快地完成AI計算任務。從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在AI處理部分麒麟970可以達到2005張/min,A11為889張/min,所以從應用的場景來看,麒麟970更勝一籌。
華為也透露了研發過程中的艱辛。麒麟970作為人工智能移動芯片與服務器相比,無論是體積、供電、散熱和能耗都麵臨巨大的挑戰。同時,手機SoC芯片既要不斷追求最好的性能,同時對每一個能力的加入又必須用最高的性能密度和最好的能源效率的方式進行,這對芯片的設計提出了超高的要求。
在智能場景識別、智能識物方麵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應用實例,當然無論什麼應用,過程是類似的,都是經過兩個步奏來完成。首先是訓練,把大數據的東西不斷通過運算識別,反複提取信息的不同維度特征,形成可識別物體/人/動物等機製,而且會越來越精準;之後就是推理,根據前麵所提取的信息,推理出物體究竟是什麼,從而精準的實現識別的結果。現在的AI人工智能,能力全部都是識別,拚的是準確度和數量,還有速度,而在這方麵,麒麟970的能耗比擁有天然的優勢。
幾乎每一位消費者都希望自己隨手一拍的照片能達到專業攝影師的水準,但是由於智能手機對於場景的識別始終是有限的,因此很難實現對實際生活中的每一個場景都有最合適的算法優化。這種情況可能在華為Mate 10上會得到根本解決,因為麒麟970芯片中集成的NPU可以對每一個拍照的場景進行智能分析,從而為每一個場景都找出最優的算法,甚至可以通過主角是否戴帽子、是否側臉、是否逆光等等做出最細微的算法調整,讓隨手一拍的每一張照片都好像專業攝影師調教過的一般。在麒麟970的媒體溝通會上,華為展示的采用麒麟970的工程機的夜拍效果已經超過iPhone 8 Plus了,而這僅僅是工程機的效果,筆者猜測華為Mate 10在AI雙攝方麵一定會有更多的亮點。
當然,華為Mate 10在圖像識別方麵的能力遠不止這些,在實際生活中更重要的應用在於對物體的識別上,比如拍攝一串葡萄,華為Mate 10不僅能記錄出葡萄的形態,而且會通過和雲端數據的結合判斷出這串葡萄大概的重量,熱量甚至營養成分,真正實現智慧手機該做的功能。
麒麟970芯片的核心運算能力和GPU顯示效果在硬件方麵已經完勝蘋果的A11,在係統方麵如果華為這次能夠提出更多的黑科技將麒麟970的性能發揮到琳琳盡致,那麼即將發布的Mate 10或許PK掉iPhone X都不是問題。此外,麒麟970芯片還為未來的商務旗艦手機做好了準備,搭載支持支持TEE和inSE的嵌入式安全引擎,讓手機更具安全性。在網絡支持方麵也提高到了LTE Cat.18製式的無線通訊、4.5G LTE網絡製式,支持雙卡雙4G雙VoLTE,讓手機上網更加流暢,測試數據下載速度可高達1.2Gbps。
麵對洶湧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已經一片紅海陷入同質化競爭的手機行業把人工智能作為下一代智慧型手機的突破點,無疑是相當具有前瞻性的,從華為和蘋果同時布局AI人工智能的產品,我們可以看出,下一個手機時代也許今年就是元年,對於即將發布的華為Mate 10我們拭目以待吧。
最後更新:2017-10-13 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