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機器人
人工智能的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如何對待受它影響的人
編者按:怎樣才算是人工智能真真的到來呢?技術得到發展?我今天從ZDNet看到了這麼一篇文章,其主要觀點認為,人工智能在技術上的突破並不是衡量其成功的標準,對於整個社會體係來說,人工智能隻有處理好其對被它影響的人免受傷害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但是人工智能帶來的衝擊能夠避免嗎?能夠轉化成更好的影響嗎?這些仍舊需要努力。文章由一寸明言編譯。
就像過去的雲計算一樣,現在人工智能是每個科技領域的創業公司都一定會提及的術語,如果它想要搶占下一個風口的話。如果不把機器學習和神經網絡放在演講中,那就準備好被無視。
但是,人工智能的宣傳也越來越明顯地出現了負麵影響。不僅僅是那些科技大佬在爭論人類的未來,更迫切的是人工智能可能會毀掉更多的工作機會。
隨著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興起,許多行業和行業中的人員都可能麵臨風險,但科技行業處於一個奇怪的位置,因為它既創造了人工智能工具,也成為了可能會被人工智能工具裁員的行業之一。
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認為,IT工作者將是第一批感受到人工智能對工作環境產生影響的人。
近年來,IT行業在思考從業者或其技能的未來時,幾乎沒有什麼了不起的記錄。
過去10年左右,外包和離岸外包的潮流可能在短期內減少了企業的資金消耗,但也被許多人指責這些行為放棄了提供進入該行業的入門級工作崗位。雲計算的興起也減少了一些運維工作人員的數量。
人工智能的崛起也可能產生類似的影響。外包的特點之一是員工被要求培訓他們的接替者。人工智能的大秘密之一就是需要人類大量的訓練才能做到好工作。但當然,一旦訓練完成,這些訓練師的需求就會再次消失。
這一切都不是壞事,每一項新技術,從車輪到內燃機,都創造了新的、更好的工作;關鍵是要確保自動駕駛汽車繼續這一趨勢。
普華永道近期一份有關未來工作的報告指出:“自動化和人工智能將影響企業及其員工的各個層麵。”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不能讓IT(或人力資源)單獨去做。“必須要有深入的理解和敏銳的洞察力,才能洞察日新月異的科技領域。”
這是事實,但對於科技行業來說,這也是一個機會。它了解人工智能是如何工作的,它需要向其他行業展示如何在不破壞就業的前提下整合它。IT公司和IT部門需要證明,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並不一定會對工作和技能造成不良影響:證明利用這種新技術仍能創造出比它所摧毀的更多的工作。這意味著,使用人工智能不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願意幫助員工適應新的、不同技能的需求。如果IT行業無法平衡人工智能與創造體麵工作的關係,那麼對於其他行業來說,還有什麼希望呢?
人工智能肯定會帶來巨大的好處,但我們需要考慮一些重大挑戰;如何在自動化升級後對人們進行再培訓;無論是工作周,還是傳統的職業生涯,仍然是有意義的概念,以及這對我們如何組織社會意味著什麼。
幾十年來,我們不會解決所有這些問題,但如今企業的行為方式將會影響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人工智能的真正成功不在於技術,而在於我們如何對待受它影響的人。
最後更新:2017-08-23 10: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