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9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產業競爭由“硬”向“軟” 關注領軍企業

在22日開幕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張伯旭表示,世界機器人產業正由“硬”競爭轉向“軟”競爭。機器人與前沿信息技術和產業快速結合,呈現智能化、網絡化和定製化趨勢,正由“硬”的機械電子產品轉變為“軟”的信息網絡終端。軟件係統與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結合成為未來機器人“賦智”的關鍵。

人工智能是國際競爭新焦點,在我國已上升至國家戰略高度。7月20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提出2030年前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總體戰略、重點任務、資源配置及相關保障措施的整體規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產業相輔相成,在中國大力推進中國製造2025的過程中,智能算法與硬件裝備的有機結合將共同催化產業升級,為智能機器人產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工信部裝備工業司副司長羅俊傑在8月8日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說,中國機器人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但不少機器人企業小、散、弱,處在中低端;減速器、控製器、伺服電機等一些關鍵零部件創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複性建設存隱憂,亟待集中力量解決。

在人口紅利逐漸消失,人力成本攀升以及製造業提質增效的背景下,我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需求旺盛,正處於快速發展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52.3%,比去年同期高出24.1個百分點,比去年全年增速高出18個百分點。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同比增31%,遠高於14%的世界平均增速。

渤海證券認為未來隨著運算能力、數據量的大幅增長以及算法的提升,弱人工智能將逐步向強人工智能轉化,機器智能將從感知、記憶和存儲向認知、自主學習、決策與執行進階。隨著各項扶持政策不斷落地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相關產業鏈上的企業將持續受益,A股市場相關上市公司中機器人(300024.SZ)、埃斯頓(002747.SZ)、匯川技術(300124.SZ)以及楚天科技(300358.SZ)等值得關注。

最後更新:2017-08-23 12:43:36

  上一篇:go 完勝人腦!機器人實時盯盤0.1秒寫稿,你放心讓虛擬機器人理財嗎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診斷的法律規則-AI診斷的主體是人還是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