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賦能電視是趨勢,但不宜炒作透支市場

[釘科技述評]處於相對瓶頸期的彩電業需要新增長動能,這是廠商間的共識,由此才延伸出幾條變革路路徑:顯示技術換代,包括OLED、激光、量子點等;外觀設計革新,無邊框、曲麵屏等都可以歸入此類;智能化升級,將產品接入網絡,並通過操作係統對接內容和應用。其中,由於與具體使用最為密切,產品的智能化也更多的被消費者所感知。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目前智能電視滲透率已經逼近90%,便捷操作、軟硬結合、海量內容、豐富應用,這些都是中國消費者愈發青睞智能電視的原因。

據釘科技了解,在彩電產品紛紛智能化的背景下,近年來概念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也正在滲透進入彩電行業。但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產品體驗欠佳等一些現實問題,有觀點認為人工智能電視是騙人的概念,對這一觀點,釘科技並不認同,原因有三點:

其一,人工智能與電視的結合,能催生更大的用戶價值。

傳統電視主要是單向傳播,一般的智能電視也隻是聯網而已,而人工智能電視要從底層係統層麵加以更新,讓電視更聰明,更智能,更懂用戶需求。無論是內容、應用、服務都更便捷、友好的呈現給用戶,交互方麵也更自然順暢。可以說,AI的發展,給電視帶來了新的更大的想象空間。

其二,人工智能技術在飛速發展,是未來智能生活的基礎設施。

釘科技了解到,國外的穀歌、微軟,國內的BAT等都在大力發展AI技術,AI未來會像水、電一樣,成為商業社會、智能社會的一大基礎設施和能力。也就是說,AI會賦能很多領域,會與大量的軟硬件結合,催生新的產品和用戶價值。與電視的結合發展,並不是概念,更不是騙人的,是很自然的發展趨勢。

其三,主流彩電企業已經在做實踐,未來人工智能會成電視標配。

長虹率先發布全球首台人工智能電視後,小米、樂視等互聯網企業,以及海信、創維、TCL等主流彩電企業,都在人工智能電視領域加力布局。相信隨著AI技術的發展和終端企業的積極實踐,人工智能電視會愈發成熟,AI也會成為電視的標配。

釘科技認為,彩電業需要升級發展,人工智能技術需要落地變現,二者結合是自然的,也是合理的,畢竟在當前的眾多終端設備中,從交互價值和用戶廣泛性上來看,電視都是人工智能落地的良好載體。

當然,釘科技同時認為,人工智能電視收到質疑也在情理之中。

首先,接受新事物需要過程。

就舉彩電市場本身的例子。釘科技注意到,液晶電視替代CRT電視也經過了比較漫長的時間。包括從當前彩電行業的變化來看,OLED、量子點等顯示技術的推廣也都需要時間緊。另外,電視的智能化也是逐漸被消費者和行業所接受,人工智能也不可能例外。

其次,人工智能技術還處於發展階段。

人工智能技術本身還處於發展階段,在電視上的應用,目前也還不夠成熟。例如,當前電視搭載的人工智能以語音識別為主,但通常表述為語音控製。需要注意的是,語音控製不僅是初級的聲音識別,更重要的是要有語義理解能力,這樣才能實現與電視之間進行正常對話,目前已發布的人工智能電視這方麵的能力顯然還不夠。另外,人工智能技術是個係統工程,還包括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係統等,遠非初級語音操控那麼簡單。

最後,部分概念炒作透支了用戶預期。

人工智能電視目前來看還處於較低的發展階段,彩電企業在AI技術的積累、運用方麵尚有很大的不足,在技術和市場都不成熟的情況下,部分企業特別是互聯網企業熱衷進行概念炒作,透支了用戶期望,也可能給行業帶來不利影響。

綜上,在釘科技看來,人工智能的與電視的結合並非騙人的概念,二者的結合既符合電視的升級需要也符合人工智能落地變現的需求,但電視廠商需要注意,切不可誇大當前階段的人工智能技術所能提供給電視的附加能力,需要繼續進行探索,如何讓二者的融合為用戶創造更多價值。

(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注明出處)

最後更新:2017-08-23 12:05:31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自拍美顏 美圖手機有何不同
  下一篇:go 馬斯克又錯了,人工智能並不比朝鮮核武更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