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机器人
机器人写稿神速,1篇地震消息稿仅用25秒!
九寨沟突发7级地震,机器人神速写出新闻稿,这事闪爆媒体。地震发生在8日晚间21时19分,中国地震台网机器人遂自动开启采写新闻稿件,25秒后出稿,全文540字并配发4张图片,内容包括速报参数、震中地形、人口热力(密度)、周边村镇、周边县区、历史地震、震中简介、震中天气8大项。25秒能做什么?人类记者还处在惊愕中,机器人已经完成了数据采集、分析及写稿发布全过程。这个速度真让人类记者心服口服。链科技小编今天介绍这位写稿机器人。
写稿机器人是一种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编程系统。它用计算机及配套系统代替人类实时监控信息源,利用信息抽取和文本解析技术,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并融合编辑记者流程,输出相应的模板及规则知识库内容,从而产生新闻稿。机器人已经大量充当媒体人,比如新华社,就有机器人发稿系统,该系统有500多个模版,根据不同要求,呈现不同稿件。目前新华社机器人发稿系统运营维护仅需4到5人,平均一天稿件签发量在100条左右。现阶段,写稿机器人主要应用在模版化的体育新闻、经济新闻和专业新闻中,随着深度学习技术的提高,人机协作会更加密切,未来新闻稿的背后都会站着一个人类记者和一个机器人记者,两者透过不同的视角看世界。
说完写稿机器人,小编再介绍一款同样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智能项目“微创手术语音控制机器人系统”,它来自链科技成果库。
该系统可在现实手术室声学场景下对特定使用者的语音命令进行准确识别并转换为控制信号驱动手术机器人进行特定动作,辅助使用者进行精确高效的手术操作。主要技术特点(指标):首先,使用四门限语音端点检测技术,端点检测精度高。系统分别使用两能量门限和两过零率门限进行有效语音段检测,较传统方法提高了检测正确率。其次,使用多模板检测识别算法,命令识别正确率达96%以上。此外,出于医用系统的高可靠性要求,系统中加入了较完善的拒识策略和休眠唤醒机制,以期最大程度上满足系统的安全性要求。最后,语音识别系统和受控机器人使用无线方式连接,使用便捷,响应迅速,全系统的响应时间在1.2秒之内。
小编了解到,这项成果可应用于医疗卫生及相关领域,具有广泛的潜在用户群体。其投产条件也是低门槛,适于常规的软硬件开发测试环境,并无特殊要求,项目投产极为简便。依据国外同类项目的市场表现,本成果具有极为可观的市场应用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更新:2017-08-23 11:5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