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2
機器人
在這裏,最怕想法一樣:MIT Media Lab 人工智能係列報導
來源:《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原標題:《MIT Media Lab 人工智能係列報導》
主持人:陳文茜記者:李怡慧、陸念勤
在這裏,最怕想法一樣,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
在我們思考著 MIT 學生老掛在嘴邊的「多元」時,踏進 MIT 的多媒體實驗室(Media Lab)。創立了 32 年的 Media Lab,堪稱全球研究新媒體和高科技的樂園,超過 20 個研究小組,進行上百項研究,每年預算 7000 萬美元,Media 怎麼放入 Lab 裏麵呢,在「科學」和「藝術」的結合裏。
當 Science 與 Art 碰撞時,創辦 Media Lab 的「百元電腦」發起人尼古拉斯·尼葛洛龐帝(Nicholas Negroponte)說:就能「create trends,and do the impossible」。
MIT Media Lab
6 位在 Media Lab 攻讀碩博士,或已經畢業的台灣學子說:他們在 MIT 裏一群世界最頂尖的創意天才中,徹底被顛覆,吸收挫折再重新學習。
李務熙,台大電機係畢業,在 MIT Media Lab 7 年,2014 年得到博士學位,一個原本在電機領域苦尋不到熱情的人,卻回到從小最愛的「音樂」,發現自己一生的熱情。
李務熙回憶道:「我高中的時候,也想考音樂係,後來我在電機係開始手做屬於自己的電子琴,發現這些電路都產生聲音,是我耳朵可以聽到的!原本我有點找不到學習動機的領域,被我連結到耳朵,我全身上下最感性的一個器官。」
李務熙
「這種多元,是需要把不同領域連結在一起的,這種研究,在台灣缺乏一種對話方式。例如,學音樂的人,不知道怎麼樣跟學電機的人分享他作曲的過程,但是學電機的人,也沒有辦法試著用一種音樂家的語言,來描述一個故事。
「來到了 Media Lab 之後,才發現,以前我是個不務正業的異類,但是在 MIT ,我開始找到這種語言。」
李務熙進入 MIT 後,師承美國電腦音樂先驅貝瑞·佛柯(Barry Vercoe),與人機互動專家克裏斯·施曼德(Chris Schmandt),李務熙結合了音樂、大腦認知和電腦的互動,開發出了 Musicpainter 音樂軟件。
Musicpainter 音樂軟件
科學和音樂,左腦和右腦的潛力,全被激發串聯了出來。
李務熙接著說道:「我在 MIT 的 7 年,一個考試都沒有,甚至在上課的從頭到尾,老師也沒有任何『講課』,都是在互相挑戰不同的設計,一直在對話,一直在對話。老師好像是在主持大家的辯論。」
在波士頓的陰雨中,李務熙特別帶我們到他的共享辦公室,他的 Musicpainter 即將在年底上市,結合了著色繪本和音樂的手機/平板遊戲,你可以先自由的選擇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樂器的聲音,恣意地著色後,色彩變成「畫」出來的音樂。
不用學會五線譜,也能創作自己的音樂,太動人了。
不用學會五線譜 就可以創作自己的音樂
李務熙介紹說:「他(Barry Vercoe)給我的指導其實都更玄,例如他有時候就是會,我們兩個就是坐在沙發上聊天,或是一起聽音樂。他會問我,嘿,你還記不記得,你這輩子第一次『感覺到了』的時候?就是你突然覺得,啊,『我有一個故事想要說出來』的那種渴望?
「我現在不管在創作什麼東西,第一個想到的都是『表達』,所以呢我想,是不是可以通過科技,讓不會彈鋼琴、不會五線譜的人,也可以用那種方式表達。」
李務熙說,Professor Vercoe 收了他為門徒,不是因為他提出的研究專案,而是因為:「看到我彈蕭邦,看見了我內心的靈魂。」
「我已經覺得快無話可說,節節敗退的時候,老師叫我『彈鋼琴』,他就說,你說你很喜歡鋼琴,你說鋼琴、音樂是你一輩子,那麼『show me』,所以我現在每天都彈一點點的鋼琴,提醒我自己,我是為這個而來的。」
在他彈奏的《蕭邦第二號鋼琴協奏曲第一樂章》裏,我們有個很深的體會:本來以為教育是讓你蛻變成更具眼光的人,現在發現,教育更是讓你有眼光認識自己,找到自己。
李務熙(右二)和Barry Vercoe 教授(左三)
在 MIT 數位學習中心,推動「翻轉教室」的先驅認為,隻有開放式教育,才能持續訓練大腦學習新事物,就像鑽石需要磨光,人才也透過訓練實務操作才能發揮。
桑賈伊·薩馬(Sanjay Sarma)接受了采訪介紹說:麻省理工學院堅信,應該向所有人提供知識。
是什麼讓麻省理工學院的顯得獨特?是人才和個人價值,我們需要持續鍛煉大腦,學習新的事物。
桑賈伊·薩馬
開放式教育能夠辦到,開放式學習的目的就是要找到全世界各地的人才,鑽石需要被擦亮。
在實作中學習,這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信念,我們給學生機會接觸線上學習,讓他們跟著老師,透過一對一教導他們如何實作,而不是讓學生在課堂上睡成一堆。
大學教育對訓練實務操作很重要,如果將教育比喻成硬幣,一麵是線上學習,另一麵就是實務操作,這將改變徹底改變我們的學習方式。
我相信在十年內,我們就會檢視當前的教育體係,會對這一切感到難以置信,就如同有了彩色電視機後,黑白電視機必須遭到淘汰的道理一樣。
身處這個時代
有些事你一定要了解,因為你逃不掉
最後更新:2017-10-31 07:2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