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08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经济不景气,机器人还来竞争

诊所老板之家

医讯 |病例| 经营

关注这个不一样的微信号:诊所老板之家

导读:在机器人写稿会否取代记者争议未平之际,这几天,机器人会不会来抢医生的“饭碗”又引发一轮热议。

有媒体报道,科大讯飞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人工智能“智医助理”机器人

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监管下参加了2017年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

科大讯飞高级副总裁杜兰8月28日在2017中国(广州)人工智能高峰论坛上透露

该机器人不仅过了基础线,而且考出了中高级医师的水平。

机器人可帮医生“偷懒”

据媒体报道,杜兰说该机器人首次参加“医考”并通过,同时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

拥有智能语音等服务能力,可以直接将医生所述形成病例,让医生从双手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

“仅从工具的角度来说,机器一定要比人做得好,才有价值和前途,计算器就是典型例子。”

眼下如火如荼的智能机器人与历史上的工业革命没有本质差别。

新技术不断取代人类部分工作,这是必然趋势。

只是这一轮智能革命,不像过去只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更有可能取代人的脑力劳动

因此在不断挑战人类认知,人类在心理上会有的一点点难过、失落或恐慌,但趋势不可阻挡。

或者也可以乐观的认为是机器在帮人类’偷懒’。

“在医疗领域,机器人完全取代人类的难度相对更大,一方面,患者个体差异大,人类对疾病的认识还远远不够;

另一方面,好医生的综合判断能力和大量经验,机器人短期内还很难达到。

同时,需要操作技巧的工作,如超声检查,机器人在短期内也不一定能行。

毕竟疾病诊断与下围棋不一样,不是靠单纯记忆棋谱就能完成的。”

“短期内机器人挑战医生的难度还比较大,但不等于人工智能没有用。”

机器人会在细分领域逐步取代医生部分工作,如心电图等具有标准化数据的影像诊断,以及信息明确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断。

比如IBM的沃森(Watson)人工智能,录入已有疾病治疗指南和发表的论文进行机器学习

并与医院在合作获得更多患者病例数据,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医学越来越细分,医生越来越精通某一专业领域,但对其它专科可能就不那么熟悉,

但病人的疾病有可能是多发的,这时候机器人从整合医学的角度辅助判断,提供最新知识,这是非常有用的。

而且机器人还可以用于提醒医生,减少由于疏忽等原因造成的可避免的医疗差错

同时智能的分诊、导诊,在基层可减少漏诊和误诊,帮助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

另外,可用于年轻医生的教学培养,总之,将医生能力发挥到更大,提高效率,解决更多问题。”

伦理、法律、技术有挑战

但未来服务前景广阔

能不能接受让全自动机器人给自己开刀?

大多认为即便是技术成熟,暂时还过不了“心理关”,如果要尝试,必须有医生在场把关,可以从一些伤口缝合等小手术尝试。

据了解,按照国际规定,目前还不允许机器人独自操刀。

“即使未来技术可实现 但也存在伦理和法律争议。

比如一旦出现医疗事故,责任主体是医生还是机器人?法律规定在这些问题上还是空白。”

“在手术室当中仍然是外科医生发挥主要作用”从技术的角度看,机器人的感知功能、反馈功能、视觉功能等还需不断改善。

比如,良好的感知功能全面了解患者状况,必要时需要人机互动;

实时的视觉功能,帮助医生看到一些目光不可及的地方,结合历史图像和视频进行机器学习更加了解手术情况,使手术更加安全。

“未来机器人要变得更为智能,瓶颈问题还是在数据。”

涉及患者隐私的诊疗数据还没开放,医院信息化水平离智能化的差距还很大。

人工智能在语义理解、语音识别方面还存在问题。

《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7》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三大类。

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在塑料、橡胶、化工等高污染行业以及食品、饮料和制药等与民生相关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对降低环境污染、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发挥重大作用;

随着机器学习、模式识别、智能交互等技术,服务机器人在金融、医疗等专业场景的应用也逐渐增多;

而特种机器人已在助老助残、现场保障、安全生产和抢险救援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我们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与全球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

特别是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语义识别等领域已部分接近和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目前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已出现一批创新企业。”

“不仅是医生的工作助理,老龄化社会将会催生出新一代智能机器。

机器人陪伴对话聊天、老年人行为辅助、定制个性化看护服务,及针对残障人士的智能假肢、灾难救援领域都颇有应用前景。

(扫码加入药直供)

丨作者: 诊所老板之家

精选

THEBEST

们最懂你

·【诊所经营热文】:

有证就可以开卫生室?

号外:诊所高危警报

十秒开出处方,你可以吗?

·【基层医生必看】:

头孢又出事!12岁男孩个体诊所输液死亡

输液又死亡!基层医生谨记输液四条原则!

男子输液10分钟死亡!卫计委发文:这些病症没有必要输液

最后更新:2017-11-03 15:38:19

  上一篇:go 错过了京东方A,又一“人工智能”横空出世,十一月或将成新妖王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第一龙头跌至冰点,遭神秘巨资悄然买入,十一月暴涨成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