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3
機器人
“挖掘機指數”OUT了,中國經濟的未來要看“機器人指數”!
文/楊國英
以“瘦”為美的時代,倘若誇讚一個女生,“哇,美女,你長得好壯實啊!”
這樣講話的人,鐵定是個傻子,後果也鐵定很嚴重,小則被美女罵,大則被美女扇臉。
官媒的有些文章,也充滿著這種“不知今夕何夕”的搞笑語感。比如,最近新華社新發的一篇稿件《中國經濟華麗“轉彎”:挖掘機指數走出U型曲線》,通過“挖掘機指數”這麼個指標變化告訴大家,中國宏觀經濟已經從過熱、降溫、企穩發展到換擋、提質。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一直在竭力“瘦身健身”,一直在強調“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杆、降成本、補短板”,部分領域的供給側改革成效也出來了,這時候,你還用“挖掘機指數”的大幅上升,誇讚中國經濟華麗“轉變”,這也太OUT了。
“挖掘機指數”,是指挖掘機每月的開工小時數(開工率),大挖掘機開工率高表明基礎原材料(煤礦、鐵礦等礦山)的市場需求上升,小挖掘機開工率高,則反映出基礎設施、房地產等領域建設的提速。
“挖掘機指數”所代表的原材料、基建、房地產,這些到底重要不重要?我隻能說,10年、20年前是很重要,現在還有點小重要(維持經濟增長、提供就業),10年後則是完全不重要。
現在還有點小重要!但絕不是“以壯實為美”的時代,以此誇讚中國經濟華麗“轉彎”則顯然荒謬了。
最近幾年,中國經濟是“轉彎”了,這個大家都看得見,都能感受得到。比如,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網上購物、移動出行、移動支付、O2O等,給大眾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華為、阿裏、騰訊等科技公司,也已經鼎立於全球科技巨頭的前列……這些也是華麗的,而不是什麼“挖掘機指數”!
未來已來,不進必退。當下的中國,更需要新經濟,而不是“挖掘機指數”所代表的舊經濟——依賴舊經濟實現的增長,邊際成本是遞增的,邊際效益是遞減的。這些就不細說了,大家應該都明白。
相比於什麼“挖掘機指數”,我認為,“機器人指數”(不怕統計指標的複雜,甚至可以研究“AI指數”)更能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走勢。
AI(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全球近乎所有的科技巨頭,穀歌、亞馬遜、Facebook、阿裏、騰訊、百度現在全在押寶人工智能(All in ai)。雖然當下的人工智能,整體還處於弱智能階段,但是,設定一個“機器人指數”還是很有必要的(具體怎麼設立,構成要素有哪些,還有待細化研究),一個直觀的感覺,比如,機器人應用對人力的取代,現在阿裏的菜鳥、京東、蘇寧在物流領域(倉儲、分揀等)已在普及機器人、大型製造業工廠(富士康等)已經大幅度使用機器人……當然,其他如資源勘探開發、救災排險、醫療服務等領域現在也已逐步使用機器人。
相比於“挖掘機指數”,顯然,“機器人指數”(或“AI指數”)更能代表先進的生產力,更能代表中國經濟的未來,更能代表中國經濟的轉型升級。
真誠地希望,官媒的朋友,能夠與時俱進地了解新科技,了解新科技,才能更好地認識未來。不要再鬧“哇,美女,你長得好壯實啊!”這樣的笑話了。
作者係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楊國英觀察」已入駐
今日頭條 |天天快報|UC頭條
搜狐|知乎 | 網易|百家號|一點資訊
和訊|雪球|中經網|同花順 丨新浪財經
商務合作,24小時內回複
最後更新:2017-10-08 09:3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