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28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投顧能否掀起金融業革命?

機器人成為最熱的詞。

上周,騰訊財經一則《8月CPI漲2%,創12月新高》的新聞在各大社交客戶端引起瘋轉。據金融碗了解 ,這是由騰訊財經開發的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生成的稿件。

無獨有偶,日前,支付寶宣布推出智能客服,主要應用在餘額寶、招財寶等幾項業務上,未來覆蓋所有的客服領域,最終成為金融顧問。

不久前,9月8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在現場展示了一款名為“度秘”機器人助理。

以騰訊、百度、阿裏為首的機器人團隊儼然從另一世界整裝待發,要改變我們的生活。我們離科幻大片又近了一步。

眼下,“機器人”最新目標是“進攻”華爾街。

機器人“入侵”華爾街

日前,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基金(BlackRock)將收購理財初創公司“未來顧問”(FutureAdvisor),為公司機器人理財顧問業務做準備。

貝萊德做這項投資是有其必然性的。據報道,過去三年裏,風險投資者向麵向消費者的金融技術投入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而機器人顧問吸引了其中大量的份額。《金融時報》稱,貝萊德此次收購價格預計在1.5億至2億美元之間。

花旗集團發布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機器人顧問所掌握的資產就已經從2012年的幾乎為零增加到了2014年底的140億美元,而且這種服務的受歡迎度正在日益上升。報告預測稱,在未來十年時間裏,機器人顧問管理下的資產將會呈現出指數級增長的勢頭,總額將達到5萬億美元。

不過,與麵向亨利族不一樣,貝萊德希望借助FutureAdvisor的技術幫助銀行和經紀公司為富裕人群提供更加順利的體驗。

在線理財公司Wealthfront CEO納什表示,在未來五到十年裏,幾乎每一位投資者都會或多或少地利用到機器人投顧服務。在他看來,當千禧一族足夠強大時,未來將誕生一家掌管上萬億美元的機器人投顧公司。

看來,這個擁有大數據和絲毫無情緒化的機器人投顧已經讓華爾街感覺到寒意。

國內首個機器人投顧現身

“2015年,國內機器人投顧將迎來市場元年”。深圳一家機器人投顧公司負責人莊敬偉表示。這家公司率先推出了基於量化、雲計算的機器人投顧“勝算在握”,僅需要一分鍾,它就能根據分析和預判將理財建議送達用戶,並已應用到A股市場,這也成為國內首個機器人投顧員工。

“這個機器人投顧是基於風險概率評估體係研發的虛擬機器人。目前勝算在握提供包括懶人炒股、解套專家、個股測評、倉位優化、自建組合、跟隨組合等適合A股的應用場景,未來還將應用到其他理財服務和產品。”

在莊敬偉看來,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推動下,與行業相關的客戶服務、數據提供、投資資訊等產業鏈條將迎來人工智能的新機會。

相對於虛擬世界的機器人,傳統銀行則從實體機器人方麵做出探索。今年5月,小i機器人與和交通銀行聯合發布了第一台銀行業實體智能機器人“交行小e”,並已經在交行25個省市分支行上崗。

理財服務機器人僅僅是開始,有調查顯示,券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開始了“蠢蠢欲動”,在機器人投顧上發力。這一切,還隻是龐大市場的一角。

投資顧問互聯網+尚在探索中

但是,金融市場人士對機器人投顧會否對行業帶來巨大影響表示懷疑。

“我不知道富人怎麼從一個麵對麵的專業顧問轉向一個毫無表情的機器人。通過高淨值客戶賺錢的機構究竟有無動力去進入一個由機器人推動的世界,值得商榷。”一名行業觀察者表示。

事實上,投資顧問這個行業也將精力用服務高淨值的客戶,能享受到投資顧問服務的人群非常有限,以證券投資顧問為例,投資顧問約3萬,僅覆蓋幾百萬人群。如何讓80%的中小投資者能享受專業的投資顧問服務?

在投顧上做文章,券商機構都在嚐試。有分析人士表示,券商都在尋求服務轉型,圍繞客戶、市場的競爭加劇,碰觸成本線的傭金戰愈演愈烈,客戶不斷降低傭金要求,加上券商指導客戶操作能力的不足,使券商投資顧問業務陷入了難言的尷尬窘境。

花旗預計,整個行業都將麵臨顧問費下行壓力,原因是機器人的使用正在變得越來越普及。

“對於高淨值用戶,麵對麵的投資顧問服務仍有一席之地。”分析人士認為,機器人顧問作為大數據在金融市場延伸發展的新興事物之一,在國內外的應用都處在起步階段,讓投資者接受這種模式尚需時間。

不容忽視的是,如何防範風險是對投資顧問互聯網+的一種挑戰。日前,中國銀行業協會黨委書記王岩岫在深圳一個互聯網金融論壇上指出,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對金融創新提出新要求,互聯網金融帶來新型風險和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08 04:38:44

  上一篇:go 經綸世紀餘中:利用人、機器人、設備和雲平台,幫助醫生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下一篇:go 波動時期,機器人投顧“人情味”漸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