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颸拓李成華:機器人智能問答上下文不連貫?它需要一個特定場景的特定培訓

除了智能客服和語音助理,李成華認為語義理解技術的下一個爆發點或許就是消費級電子產品。

因為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往隻能在科幻電影中見到的“機器人”越來越多的走進人們的家庭生活和工作場所中。

談及機器人,人機交互永遠是第一個被關注的話題,當前最為常見的就是語音交互了,其中的語義理解更為受到人們的關注。此前,在由中國服務機器人應用及推廣聯盟主辦的2017國際服務機器人產業高峰論壇上,我們對颸拓(武漢泰迪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成華進行了采訪,作為在語義理解領域深耕多年的行業人士,他從多個角度講述了自己的創業以及行業觀察等等。

深耕多年他認為走出來創業可以做更多的事

“我之前在海信、京東都工作過,看到這個行業、這個領域,我覺得是可以自己出來創業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能夠服務更多的客戶,往更多的領域去發展。”對於自己當初的創業緣由,李成華這樣表示。

從2004年開始,李成華就已經在從事自然語言處理、語義分析方麵的研究,其後的碩士、博士和博士後生涯都是攻克這方麵的問題,也曾師從“人工智能之父”、圖靈獎的首位獲獎者馬文·明斯基,所以在這一領域,他可以說是深耕已久了。也因此,在其看來,這個事情他是能做好的,而創業能夠讓他做更多的事情、去探索更多的領域。

從創業至今,颸拓已經走過了3年的時間,團隊規模也從當初合夥創業的3人擴展到7、80人,並成為武漢硬科技實力方麵的代表性企業。

語音交互變革人機交互是整個技術發展的趨勢

在李成華看來,語義理解這一領域的前景是比較廣的,因為這是整個技術發展趨勢的一個變化點。以往,我們通過敲擊鍵盤或是觸摸屏幕的方式來進行人機交互,而再往後走,則是向語音交互的方向靠攏,像各類消費電子、汽車硬件等等。到後麵,這些市場的需求隻會越來越大,而在垂直領域的挖掘也會越來越深。

“這就需要我們這樣的公司與企業進行合作,把技術融合到產品中去,在特定的場景下更好地解決一些問題。”李成華表示。舉個例子,比如銀行的谘詢業務,讓機器人回答客戶的問題,執行一些操作,這就很好的解決了用戶問題。

當前,基於颸拓智能語義交互平台,颸拓已經與軟銀、康力優藍、穿山甲機器人等多家知名廠商達成了合作。李成華稱,這一平台擁有多種領域的人機交互應用與場景,像醫療、教育、政務等,深入場景之中完成上下文、多輪對話的工作,從而為客戶提供人機語音交互解決方案。

與此同時,颸拓還設有一個針對消費電子的應用,這方麵我們已經與百度、京東、小米等公司搭建了合作。基於合作內容,後者可以調用颸拓的技術、平台去創建自己的應用,對外向智能硬件廠商等提供服務,而颸拓所要做的就是提供後麵的技術支撐。

縱觀整個語義分析市場,或許入局者沒有那麼的多,但是也不乏圖靈機器人、三角獸、小i機器人這些已經占據了一定市場份額的企業。麵對此等情勢,李成華沒有退縮,而是展現出了自己的自信。

至於這種自信的來源,他總結為4點:

“第一,我們是較早用深度學習和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去實現‘理解’的,而且我們是重構了整個的交互係統,在這個技術的領先性上,我們比較有自信;

第二,我們在包括場景應用上都有自己的一些策略,比如底層的大數據支撐,因為數據中心的存在,後麵不管有多少人來與我們的機器人聊天,我們都可以應付自如;

第三,我們采取的是軟件+硬件+芯片+模塊的形式,這樣一來,我們後麵給硬件廠商提供服務時,過程將會更加的簡單;

第四,我們還有一個從國外帶回來的技術——“機器閱讀”,通過它,係統便能夠快速的從文章中把問題的答案抽取出來,這是我認為我們還比較領先的一個技術。”

最後更新:2017-11-02 00:11:44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再度崛起,遭主力重倉搶籌,十一月有望接力京東方A領漲
  下一篇:go 錯過了京東方A,又一“人工智能”再度封王,十一月有望封新妖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