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機器人
人工智能“引爆”廈洽會 AI產業已經進入窗口期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張智 劉詩萌 廈門報道
不會講段子的機器人不是好人工智能。
“你長得真可愛。”“你看起來很缺錢,要不要我給你介紹一個賺錢的工作?”一個周身雪白,眼睛很大,胸前頂著一塊顯示屏的智能機器人,站在2017廈門投洽會漳州高新區的展位門前,“調戲”著站在它麵前的人們。
這個生產自日本的人工智能機器人Pepper,在沒有聯網的情況下,運用自帶的一些簡單語言選項,根據“眼前”人的年齡、表情,就能運用一定的識別能力,判斷出基本情況,跟人“聊天”。如果聯網,則有更多的“話題”和更強的學習能力。
“比如說我站在它麵前,它就不會誇我可愛。它之前和我說,‘先生,你看起來很缺錢哦,要不要給你介紹一份又輕鬆又高薪的職業?’我說好啊。它說,‘你替我站在這裏接待顧客,我給你1萬日元,代替我站在這裏好不好。’我說1萬太少了,要2萬。它說,‘成交,第一步,你要把周身塗成白色。’”軟銀通信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經理彭實將被“調戲”過程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引來圍觀人群一片笑聲。
據介紹,Pepper眼周會通過不同顏色的燈光反應它不同的“心情”。當它“開心”的時候,也會手舞足蹈來一段扭腰擺臀的舞蹈。
目前,這種機器人在日本已經廣泛運用於手機銷售、銀行引導等工作。但在中國才剛剛開始銷售。“目前沒有對個人放開,而是麵向高端企業,比如銀行、機場。航空公司十分感興趣,比如航班延誤了,空姐去解釋可能會被罵,但智能機器人去解釋,沒有人會罵它。”彭實說。
而另一邊,頭大身細,長相更加呆萌的小機器人,則被當成“導遊”來培養。
“介紹景點都是最簡單最基本的功能,還可以有更加智能的。比如放在前台,你說要找誰,它就會帶著你走到辦公室前,或者在展館內,你說要找廈門的展位,它就會帶著你過去。”新華金僑(廈門)裝備科技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楊建恒告訴《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
這個從頭到腳每一個零件都是國產的智能機器人,在聯網的情況下,也會“從容”應對多種情況,甚至可以講段相聲。不過,產品尚處在調試階段,目前並沒有上市。
對普通人來說,較大體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價格昂貴,並不適合家用。但小型機器人以賣萌的外表和智能的內涵,廣受普通消費者歡迎。
據楊建恒介紹,一款體型不及ipad的綠色伴讀機器人“布丁”成了廈洽會“新寵”。1899元的價格,僅僅3天的展覽中,就賣出去四五十台。
“孩子可以用這個學英語、學唐詩,所有東西都在我們的雲平台裏,隻要聯網,它就有學習能力,能不斷更新知識,小孩子可以從小用到11歲左右。這不僅僅是個學習機,要是孩子用這個看動畫片,10分鍾左右它就會自己關了。”楊建恒表示。
由於連接互聯網,“布丁”能夠回答很多實時問題。比如問它:“布丁布丁,今天廈門的天氣怎麼樣?”它會回答:“今天廈門氣溫28攝氏度,天氣晴朗,十分舒適。”再問它:“那我需要帶傘嗎?”它回答:“防曬是很重要的呦。”
“現在人工智能能夠應用於多種場景,將獲取的資料實時傳遞到雲服務器上,匯入到大數據中,根據大數據分析,就能夠得知使用者的習慣和偏好。”彭實介紹。
人工智能、大數據讓我們的生活場景越來越“智慧”了。
9月19日上午,2017廈洽會人工智能專場項目路演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舉行。借助輔助傳感器,用意念控製無人機;汽車自動避開障礙……這些“黑科技”在運用層麵越來越趨於成熟。
近日,高盛發布了一份題為《中國在人工智能中崛起》的報告。報告顯示,近兩年,中國政府頒布了許多支持性政策。2013年到2016年第二季度間,中國在AI上的投資達到26億美元;2015年頒布的“互聯網+”行動計劃,將人工智能列為11項關鍵領域之一;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首次將“人工智能”寫入到國家戰略,人工智能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目前,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已進入關鍵窗口期。“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的迅速提出,可以看出,人工智能產業已進入‘隻爭朝夕’的階段。當前更是人工智能‘人才、內容搶奪戰’。”廈門大學係統與控製研究中心主任、廈門信息產業和信息化研究院執行院長洪文興表示。
責任編輯:李明徽;主編:公培佳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最後更新:2017-10-08 04:5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