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
機器人
平安科技首席產品專家區海鷹,來渝解讀“人工智能 大醫療”應用探索
2017年9月1日-3日,平安科技亮相重慶,參加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健康服務業大會,平安科技「人臉識別+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在本次大會上首秀,並向外界展示其日益精進的人臉識別、聲紋識別、大數據分析、體檢智能錄入係統等產品及技術解決方案。
作為平安集團高科技內核的平安科技,如何利用平安的海量數據及應用場景發力於人工智能,是業界非常關心的話題。相較於之前平安科技憑著99.8%的高精度人臉識別技術獲得行業關注,這次在重慶展現其“人工智能+大醫療”實踐落地,得到了健康管理行業專家的一致認可。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曾強主委表示“人工智能在健康體檢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平安科技人工智能技術的參與,有利於促進健康管理行業的蓬勃發展”。
平安作為以金融為核心競爭力的公司,是如何在金融科技與人工智能上悄然布局的? 騰訊大渝網重慶創客欄目有幸次采訪到了平安科技首席產品專家區海鷹先生 ,他詳細介紹了平安科技在人工智能+健康管理上的探索與成果。
區海鷹 平安科技首席產品專家
Q: 平安科技的人工智能在行業內相比於其他公司有哪些優勢?
區海鷹先生說,平安科技的人工智能優勢可以從三個維度上體現:第一個是模型,第二個是數據,第三個就是場景。
首先我們來說模型,平安科技有過千人的研發團隊,各個領域都有深入探索,比如在人臉識別技術領域,今年LFW最新公布的測試結果中以平安科技以99.80%的精準度位列全球首位,技術實力毋庸置疑。
其次是數據,平安集團是一個擁有全牌照的金融公司,險種覆蓋全年齡段,醫食住行、生老病死各個環節,平安科技人工智能技術基於平安集團三十年億級數據背景,從維度和深度來說,是別家公司的數據是無法比擬的。在億級數據訓練下,可以進一步提升模型學習的能力。
再次就是場景,有了模型有了數據沒有實踐的場景也是沒用的,平安集團內外共有200+個應用場景,有天然的落地優勢。
Q: 平安科技為醫療行業提供了哪些AI人工智能解決方案?
區海鷹先生說,現在在醫療領域,其實很多的環節已經用AI技術切入進去,比方說一些已經試點落地的應用場景:
刷臉就醫 刷臉繳費
平安科技已經與中山大學附屬第八醫院等醫療機構進行了技術方案的試點落地。“刷臉核身”已經應用在就醫的多個環節,對診者而言:可以刷臉預約掛號、診前刷臉驗證、預防偽檢替檢、刷臉打印檢查報告等;對醫護人員而言:可以將進一步優化診療環境,規範診療行為,減輕了醫護人員的壓力;對醫療機構而言:醫護人員通過刷臉考勤,既可解決代替打卡存在的漏洞,也減輕了醫療機構的服務壓力,極大的提升公共醫療衛生係統的服務能力和效率。
AI+OCR 識別就醫檔案
醫療檔案信息化是實現醫療信息眾包業務的基礎。 醫療檔案信息化是實現醫療信息眾包業務的基礎。純粹的掃描存儲,無法有效識別診斷圖片中的信息,因而這種電子檔案意義不大。漢字由於筆畫數多且複雜,在識別難度上比英文字母高很多,以及還有各種各樣的字體,業界雖有識別漢字的工具,但始終無法有效解決印刷質量差、印刷體二義性、混雜手寫體等存在的識別難題。平安科技通過海量數據訓練形成高精度的OCR識別算法,並采用眾包模式的人工審核配套輔助,該數字化的整體解決方案已經達到了醫生都認可的精準程度。
結合人工智能OCR識別技術,平安OCR眾包利用圖像智能分析,輕鬆完成圖片轉文字的錄入工作,采用“機器識別+人工審核”的模式,為用戶提供極簡流暢的產品體驗,產品實現了醫療單據的數字化,開啟體檢智能錄入新時代。
聲紋識別
平安聲紋是平安科技開發的專業聲紋識別引擎,專注於尋找說話人聲音的特征,判定說話人的身份,可為多種醫療場景提供安全解決方案,例如,聲紋預約掛號可製約號販子非法掛號,通過聲紋驗證可防止醫保冒用,也能為重要的醫療器械加上權限,避免誤操作。
遠程就醫 一對一問診
平安好醫生已有1.6個億的注冊用戶,每天在線上診斷就有超過100萬,現在有1000餘名醫生在線服務,這些線上診斷數據累計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智能化,用人工智能的模式來給患者提供問診。但是醫療行業,人工智能不能完全替代醫生的角度,最終做決定的還是應該是醫生,但是輔助作用很大。
當醫生做一個決定的時候,有非常多的數據才能得出則準確的預判,人工智能預先把他所需要的信息整合起來,並把整合的結果做參考,這樣裏醫生錯誤率也會大大的減少。
另外,通過微表情的觀察可以判斷病人是否對病情有所隱瞞。有時候可能涉及到敏感問題,這些就有額外輔助功能。怎額外的把信息跟診斷有關的信息能夠提供給到醫生,能夠讓他做一個更好更全麵的判斷,這也是平安科技要去探索的。
大數據分析 流行病預測
2017上半年,由平安科技研發的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大數據流感預測模型已落地。該模型能夠精確預測流感趨勢,精準預測個人和群體的疾病發病風險,幫助公共衛生部門及時監控疫情,並指導民眾進行疾病預防,有效降低國家疾病與防控工作的成本。
通過人臉和醫療圖像分析 未來可進行病情診斷
很多疾病的診斷是基於醫療圖形的解讀就是醫學影像,醫生讀片的錯誤率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大大降低。比如說肺癌,從第一期到第二期的跨越對病人來說就是一個天壤之別,就目前的診斷結果來看,在第一期基於CT影像判斷的準確率是70%,但是通過人工智能分析,準確率可以達到90%,那這對患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期的準確診斷並治療,治愈率可以超過90%。
Q: 除了金融,醫療健康行業之外,平安科技的人臉識別是否也在其他行業得到了落地應用?
平安科技人臉識別技術在機場安保、社區智能管理、辦公考勤、教育、民生服務等諸多領域都將有著人臉識別解決方案的落地應用,人臉識別具備在多個行業領域大規模普及的潛力。
隨著國家越來越重視人工智能發展,接連發布了《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等戰略性文件,未來,人工智能也將麵臨科技技術日新月異的自我挑戰和顛覆,在此重大的曆史浪潮中,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平安科技會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試目以待。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