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6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小黃人”機器人有條不紊分揀包裹 變形金剛成為中國現實

據德國媒體“德國之聲”德語網8月25日文章報道,過去的幾年裏,美國人拍攝的電影《變形金剛》一度成為中國各大影院的票房冠軍。

曾幾何時,中國工人的勞動力廉價成為西方國家批評的話柄,聲稱已經威脅到西方國家。現如今,中國政府已經明確標識出工業4.0計劃。中國製造2025已提上政府改革的日程,很明顯中國政府是希望將中國從世界工廠轉變為高科技大國。預計在2020年以前,中國要製造和使用超過10萬個工業機器人,且必須具有國際競爭力。

據《2017年世界機器人報告》,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機器人市場。2016年,中國銷售工業機器人增長了27%,達到8.7萬台。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主席喬·傑瑪稱:“過去從未有任何國家在短期內有如此大的增長”。

環繞世界自動化程度較高的國家來看,排在前列的還美國和日本。中國與美日相比,屬於自動化程度較低的國家。雖說中國每年生產接近10萬台的機器人,但是真正實現高強度工作的機器人,中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中國希望使用使用科技度很高的機器人來實現國家工業進步,實現經濟增長點。同時機器人也可以用來抵消一胎政策帶來的人口影響,緩解因人口萎縮造成的勞動力缺乏及科技人才的匱乏。

機器人戰略同時也埋下了隱患,機器人上崗就意味著工人下崗。很典型的案例就是中國深圳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富士康自引進機器人以來,工人招募的數量逐年下降。

幸好富士康的代工產業鏈夠長,將現有主要的代工產品蘋果手機等業務遷入到內地設廠加工,相比深圳來看,內地的勞動力更為廉價,也不需要使用機器人。正好平衡了勞動力與機器人之間的取舍。

隨著機器人科技感越高和勞動強度增大,未來還是會對人力下崗形成正麵的衝擊,同時大學生就業也將成為難題。如何平衡好機器人與勞動力之間的關係,還需要不斷增長的服務業和產業來加大支撐。

最後更新:2017-10-07 23:01:36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黑科技,motorola重新定義智能手機
  下一篇:go 重磅!未來50年人類或停止衰老,機器人將搶走你的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