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5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雙11劇透:菜鳥將放大招,機器人成主角還發百億補貼

還有不到一個月時間,剁手黨們的狂歡日——2017天貓雙十一就要來臨。

“剁手”不怕,怕的是“望穿秋水”的等待,這是每位剁手黨的心聲。

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極致的物流服務,菜鳥網絡10月17日,在廣東惠陽發布了全球領先的超級機器人旗艦倉,上百台機器人單日發貨可超百萬件,服務範圍除了惠及華南等區域更是擴展到香港。

菜鳥的超級機器人旗艦倉到底有何過人之處?除了機器人,菜鳥網絡為今年的雙十一還做了哪些準備?《現代物流報》記者為你一一解開答案。

“貨到人”技術

實現日均百萬件搬運量

據國家郵政局相關人士預測,今年雙十一期間物流訂單量將達到新的量級,靠人力作業難以保證效率,需要智慧物流的大規模應用。

其實,今年7月,廣東惠陽就上線了一個機器人倉庫,但隻能應對平時的訂單高峰,顯然這並不能滿足雙十一物流訂單的量級。

為此,菜鳥網絡與倉儲運營方北領科技、智能機器人硬件生產商快倉科技一道,對惠陽機器人倉作了移庫升級。

“升級後的機器人倉不但麵積更大、機器人數量更多,而且算法也根據雙十一的物流特點進行了迭代更新,將作為雙十一智慧物流的旗艦倉投入運營,單倉發貨可以超過百萬件。”菜鳥方麵介紹說。

另據菜鳥網絡智能倉儲專家介紹,這是典型的“貨到人”技術,這裏的AGV機器人改變了以往人工在倉庫找貨的工作方式,由機器人將貨物帶到揀貨員跟前。短短1個小時內,原來滿是貨架的舊庫區就被清空了,而新庫區則迅速被商品有序的填滿,整個過程搬運的商品有百萬件。

此外,菜鳥的算法會基於商品銷售的曆史數據,把關聯商品存儲在一起。天貓雙十一大促期間,機器人也將基於算法預測來工作,商品會根據暢銷程度由機器人優先處理。

自動化不是“噱頭”

看重業務場景可複製性

01

降低人力投入,能否提高效率是重點。

其實,嚴格來講,無人倉並不是一項新技術,其早已在工業生產中實現了,甚至更複雜的技術也實現了。

“無人倉也好,自動化也好,這項技術本身不是目的,之所以把智能機器人引入到倉庫分揀中,是希望通過這一技術,降低勞動力投入,提高倉庫運轉效率,且必須具備投資回報和實際經濟效益。所以,我們在選擇是否采用一項技術時,還是很謹慎的。”上述專家表示。

以惠陽機器人旗艦倉為例,以往這裏一個揀貨員一天走六七萬步隻能揀貨1000多件,在機器人的幫助下,一個揀貨員一天隻走兩三千步,揀貨數量確實原來的三倍多。

02

大規模應用,且必須具有可複製性。

據菜鳥方介紹,在菜鳥實現自動化主要通過三大方法:一是大數據處理能力,二是智能雲平台,三是自動化硬件應用。

“我們之所以把自動化硬件應用放在最後,是我們在做自動化應用方麵,重點強調的是這個方案是不是具有大規模應用和複製的可能的。如果,某一項自動化應用非常局限於某種應用場景,那對我們來,它並不是我們想要的。”菜鳥方強調。

不可否認,眼前我們看到的超級機器人旗艦倉隻是菜鳥網絡的一個硬件場景。硬件背後則是菜鳥大數據應用係統的高速運轉,通過數據算法來完成智能分單等工作。

機器人自行建倉

倉內計算和自動化設備完美搭配

“作為天貓雙十一的旗艦倉,惠陽這個機器人倉庫是由機器人自己搭建起來的。”菜鳥網絡專家透露說。

但它們都經過了深度學習,一個空置的倉庫,隻要完成基本的電氣設施建設,機器人就可以自主完成智能倉庫的搭建。

眾所周知,傳統的倉庫轉移搭建,僅僅是對商品作搬倉移庫就要耗費大量時間和人力,既可能造成商品破損,還會影響倉庫正常運營。一旦停止運營來搬倉,更會影響到商家的庫存周轉。

“以前要先通知上下遊企業減少收貨,增加出庫,協調設備,安排人力,新倉完成後員工還要重新適應貨架的布局。”菜鳥技術專家說,過去倉庫搭建和移庫動輒近半個月不能發貨,嚴重影響商家和消費者利益。

據悉,這次機器人旗艦倉的搭建,包括數萬個SKU的商品轉移,卻完全沒有人工參與,都是由機器人自動完成。

具體而言,其通過前期在計算機內進行模擬,計算出最高效的方案。而在海量商品的移動過程中,由菜鳥智慧大腦統一調度,動態過程中也絲毫不影響訂單的操作。這種倉內算法和自動化設備的完美搭配運營在全球都屬首次。

機器人倉庫群

將覆蓋中國主要城市

菜鳥方麵介紹,2017雙十一物流將呈現多個新特點,其中最主要的變化就是機器人倉庫從過去的單點開花走向大規模應用。

像這樣的倉庫,菜鳥正在上海、天津、浙江、廣東、湖北等地紛紛上線。這是全世界首次在雙十一如此大的物流體量上使用機器人倉群作業,將帶動物流行業進入新的智慧階段。

“實際上目前不少企業在探索智慧倉、無人倉,但大多都停留在小規模測試和演示階段。”根據菜鳥網絡技術專家的介紹,菜鳥網絡作為生態平台,任何技術都要考慮讓生態內的企業能夠落地使用,目前已經率先建立了全球最大規模的機器人倉群,並投入到實際業務運營當中。

今年雙十一前,菜鳥網絡在上海、天津、廣東、浙江、湖北等地都會上線多種類型的機器人倉庫,包括自動化流水線、AGV機器人、機械臂等設備,在算法的驅動下提升物流運行效率。

菜鳥方麵還表示,除了各種類型的機器人倉群,今年天貓雙十一將在新零售上發力。屆時智慧物流也將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一盤貨”、門店發貨等新的物流配送方式將會出現,通過技術創新為天貓雙十一包裹加速。

20多萬自提櫃

分擔配送最後一公裏壓力

為了提高最後一公裏的效率,在末端共享方麵,包括4萬多個菜鳥驛站、近20多萬的自提櫃全部參與到今年雙十一當中去。

“當然了,可能大家會覺得有一部分是沒有辦法直接送貨上門的,我相信這樣的策略,可能會降低消費者的部分購物體驗,但是我們這也是最快速地把物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一種可行性手段。大部分消費者還是會報以理解的。”菜鳥方表示。

十五億補貼快遞

百億元補貼供應鏈金融

大家知道,雙十一期間訂單大規模集聚,再加上一些臨時勞動力的投入,使得物流成本有所增加。的確,包括菜鳥網絡自己在內,今年就儲備了近10萬倉庫人員。

對此,為了減輕物流企業的壓力,降低他們的成本,菜鳥準備了15億的直接資金補貼雙十一期間的物流成本。

另外,為了滿足商家在雙十一期間的備貨庫存壓力,菜鳥直接豪擲100億用來做供應鏈金融服務。

不得不說,為了即將帶來的雙十一,菜鳥網絡不僅在技術上賦能,更是拿出真金白銀助力。

友情提示

轉載請注明出處,違者必究!

點擊播放 GIF/1862K

最後更新:2017-10-17 23:25:11

  上一篇:go 披上這層“馬甲”,機器人也成了偽裝大師
  下一篇:go 詳解:機器人手腕結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