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3
機器人
機器人來奪飯碗,你準備好了嗎?
無人超市給國人帶來的震撼尚未過去,智能加油站又來了。網友評論:加油站的服務員哭了,也許他們上一秒還在笑話隔壁超市的收銀員被下崗,今天就輪到了他們,下一個會是誰呢?
的確,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早已到了讓人瞠目結舌的地步,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各類機器人粉墨登場,一條條現代化的生產線,替代了眾多的勞動力,而其高效、精準的性能,更讓眾多企業老板青睞。
挑戰麵前,我們真的隻能束手就擒嗎?新聞記者麵對寫稿機器人來臨的集體反映可以給我們啟發。8月份九寨溝地震過後,機器人記者僅用25秒就寫出了540字的地震消息稿,也就是說,當身處新聞驚愕中的新聞記者準備打開電腦時,機器人已經跑完了從數據采集、數據加工判斷到自動寫稿、發稿的全過程。
“記者要失業啦!寫稿機器人上線”“機器人寫稿傳統記者的末日”“機器人逆襲寫稿記者恐失業”“機器人寫稿,記者們哭暈在廁所”等標題一度在各大媒體爭相占領封麵。真的如此嗎?機器人寫新聞真的會讓記者們因害怕失業而感到恐慌嗎?
“不恐慌,機器人不會講故事”“機器人不會采訪,一些細膩的東西還是需要人去發現,它隻是行業的輔助器”“沒啥,機器人隻能代替重複性的新聞而已”……這些資深媒體記者,不僅沒有人因惶恐“哭暈”在廁所,相反,倒是冷靜得很像實力派。
有句話說的好,每一個時代的來臨,就會“犧牲”一群人,但也會成全一群人。雖然中石化、中石油都笑了,接下來,他們將會和馬雲合作,聯合推出更多的智能加油站,畢竟可以降低人力成本,而且效率更高,但不可否認,不僅很多老年人不會享受這樣的服務,而且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已經陌生感足夠強,如果類似的行業越來越多,勢必會加大人與人之間的陌生感,所以在國外,有很多的小型商場不可替代,隻是因為人們有交流、說話的需求。
人工智能及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崗位已經不需要人了,所以我們更需要將現有的工作做到極致,直至無可替代。比如加油站的服務員,如果他能真正把工作放在首位,而不是漠視加油者的需求,縱然他所在的加油站取消,相信他的領導也不會讓他失業,而是安排到其它崗位。就像汽車出現時,雖然大部分的馬夫都失業了,但截止目前,依然有人靠馬兒生存,比如馴養師。他們中間大部分人的收入超過了司機,並更為穩定,因為能替代的人少。
而且,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考量一個人的能力早已不僅僅隻是工作水平,而是其工作態度,以及學習、溝通、交流等能力。這些,都是機器人所不能替代的。
所以,機器人來臨時代,你準備好了嗎?
�工作水平,而是其工作態度,以及學習、溝通、交流等能力。這些,都是機器人所不能替代的。
最後更新:2017-10-19 10: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