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02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已成时代焦点 用户数据安全该如何防护?

提起人工智能,想必大家联想到的都是前一段时间赢遍世界高手的AlphaGo,我们深深地意识到AI(人工智能)的强大,也让我们不禁联想到1997年IBM制作的AI——“深蓝”,它也曾战胜人类国际象棋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毫无疑问,拥有强大数据计算能力的人工智能为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更有人认为AI就是未来的电能,在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时代其已经像水、电一样影响我们的生活。

正是因为AI的强大和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在惊叹其为我们带来便利之余,不禁也在为自己的隐私信息安全而担心。要知道在国外,Facebook开始将手伸向旗下WhatsApp的用户数据时,当Google推出了智能聊天应用Allo时,都被认为是在侵犯用户的数据隐私。而近期在国内,华为和微信也因为人工智能分析下的用户数据产生冲突。

面对这样现状,我们不禁要问了,我们国内用户究竟应该相信谁,进一步来说,针对用户市场庞大的手机终端,用户的隐私数据安全该如何防护、谁可以做得更好?

首先,我们要对什么是真正对用户隐私造成了侵犯来进行划分。笔者认为,对于终端而言,涉及到用户的数据隐私必须拥有两个底线:

1、数据必须在本地化处理,不能上传到专属自己的服务器去处理。

2、数据的处理必须经过用户的授权,且可以撤销。

回归到此次事件的主角——荣耀Magic,笔者经过试用后发现其在第一次开机后,会询问用户是否开启智慧助手,而且在后续的具体信息处理上都会询问用户的授权,同时用户也可以很方便的在设置里面开启或者关闭智慧助手,因此荣耀Magic的智慧助手是经过用户授权才调用用户数据的,完美遵循第二条底线。

此外,笔者了解到荣耀Magic是基于手机侧的本地AI引擎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不像Google Now、Siri等需要要将数据送到云端的AI引擎去处理。荣耀Magic在云端还会对AI引擎和算法进行不断地训练和优化,不依赖在线用户的数据。经过实测,笔者打开智慧助手、关闭网络,荣耀Magic依然可以识别当前信息,提供智慧帮助。正因如此我们可以确认,荣耀Magic目前所采用的方案都是安全、合理、合规的,并没有侵犯用户的个人隐私数据。

与此同时,笔者还了解到华为还针对用户隐私建立了专门的保障机制。“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委员会”是华为公司最高的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管理机构,聚集了全球网络安全和用户隐私保护领域的精英人士,设立并任命了全球网络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官,直接向CEO汇报。从整体行政领域上最大程度的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不受侵犯,对于用户数据隐私的监管基于了最高权重。

最后更新:2017-10-07 23:20:45

  上一篇:go 阿尔法狗的神经网络 如今帮助ofo小黄车打造物联网闭环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有着怎样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