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機器人
人工智能接連迎利好,三年虧損近2億的概念股估值漲到30億
【新三板+】10月17日訊,繼7月份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之後,人工智能產業再迎政策利好。據國家發改委網站消息,為貫徹落實“十三五”規劃《綱要》,2018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將組織實施“互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和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
在10月13日召開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上,發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國家發改委在近年來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央網信辦有關部門圍繞政策引導、項目支持、生態建設3個方麵開展了一係列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積極成效。
其實從“發展規劃”的落地到快速執行推進,能夠看出人工智能作為一種新的科技正在引領著這個時代的發展和變革,作為一種新科技概念,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廣將推動產業的升級和新興應用的大量崛起,因此,“融合”的趨勢帶給了這個行業無窮的想象力。
AI投資逐年增長, 最關注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和計算機視覺
近年來,AI行業投資逐年增長,5年增長了逾7倍。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公開融資額高達49.68億美元。根據市場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80%的企業在投資人工智能,三分之一的企業“相信他們的公司需要在接下來的36個月裏加大投資,以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無可否認,人工智能作為戰略重點,將幫助越來越多的企業超越他們各自行業的競爭。
數據顯示,我國2015-2016年人工智能領域獲投最多的領域有自然語言處理、機器人和計算機視覺,均超過15億元人民幣。
三板企業發展潛力大,智臻智能高虧損、高估值
人工智能概念方麵,A股市場人工智能概念股票共60隻,2016年營業收入為44.44億元,同比增長24%,總市值168億元。新三板市場人工智能概念股票共10隻,2016年營業收入5272萬元,同比增長46%,總市值7.44億元。基本在去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雖然在市值和估值方麵難以與A股公司相媲美,但是這些新三板企業技術儲備較多,未來發展潛力更大。
(新三板人工智能概念股)
智臻智能和捷通華聲歸屬於語音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類,智臻智能在營業收入、市值、成長性、研發支出方麵均名列前茅。公司自設立以來致力於智能服務機器人的技術提供和平台運營,是全球領先的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及平台架構提供商。智臻智能主要收入來自以自然語言處理、人機交互為核心的智能服務機器人及雲服務平台,這些收入占公司收入的95%以上。
其王牌產品小i機器人服務於全球5億客戶,中文語義理解技術處於行業內領先水平,在中國智能客服領域市場占比已達90%。值得注意的是,智臻智能在2014年-2016年分別虧損了3600萬元、6100萬元和7300萬元。不過,阿裏在2013年投資2000萬取得智臻智能10%股權,目前是公司第五大股東。
10月10日,智臻智能拋出了自2015年掛牌新三板以來的第一筆定增,擬以124.93元/股發行股份不超過360.2萬股,預計募資不超過4.5億元,發行成功後公司估值將超過29億元,遠超過阿裏進入時的投後2億元估值。而在此次股票發行已確定的認購對象包括矽穀久盈、矽穀嘉富一號、矽穀嘉富二號、燕園德鑫,矽穀天堂總計認購1.9億元。
高估值、高虧損,在這些大牌機構眼裏,他們真正看上的是人工智能行業未來的市場,積極布局,搶占產業發展製高點,才是眼下要做的。
知名的老牌人工智能企業捷通華聲,盡管於2016年6月才正式登陸新三板,但是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經成立,是國內最早成立的人工智能企業之一,多年以來公司一直致力於全方位發展人工智能技術,曆經十年發展,目前捷通華聲已經擁有九項具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率先成為了國內跨領域提供智能語音、智能圖像技術能力的人工智能技術供應商。
從大公司來看,科大訊飛和百度是我國智能語音的龍頭,科大訊飛已經躋身全球排名前五,占有中國語音技術市場70%以上市場份額。我們可以感知到,智能語音的應用需求不斷增加,應用市場也更加廣闊,智能家居、智能車載、智能教育等的不斷滲入,深化了智能語音的競爭,也讓更多的資本嗅到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產業鏈分:基礎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
基礎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人工智能應用構成了人工智能產業鏈的三個核心環節。
人工智能的基礎技術主要依賴於大數據管理和雲計算技術,基礎技術提供平台為人工智能技術的實現和人工智能應用的落地提供基礎的後台保障,也是一切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實現的前提。而作為基礎硬件,也是投資成本最高的一個環節,譬如電信行業的基礎設施,被三大巨頭(移動、聯通和電信)瓜分完畢。
上升至技術層,主要是以軟件公司為主,通過技術為多個行業提供產品和服務,在國內,人工智能技術平台在應用層麵主要聚焦於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和語言技術處理領域。代表性的就屬科大訊飛了。 而剛剛提及的新三板企業捷通華聲也類屬於這一層。
最上麵的一層,即人工智能應用。在此方麵,投入成本低、變現快,不同的應用提供不同的服務,專業領域中包括各領域的人臉和語音識別以及服務型機器人等方麵,通用領域更側重於金融、醫療、智能家居等領域的通用解決方案。誠如像智臻智能主推的“小i機器人”就屬於智能助手。而隨著人工智能產業化的發展和行業的精細化,未來人工智能應用會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國家層麵高度重視,龍頭企業將迎快速發展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人工智能發展,“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寫入了全國政府工作報告。
7月20日,新一代人工智能規劃出台,在前沿領域探索布局,到2030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萬億元。
而工信部對人工智能重大工程的積極探索,也進一步向資本向這一產業的積極布局釋放了信號,國家層麵對該領域的發展高度重視,相關龍頭公司也將在這一輪科技變革中得到快速發展。新三板人工智能概念企業本身擁有較強的成長能力,因此在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
最後更新:2017-10-17 2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