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机器人
人工智能接连迎利好,三年亏损近2亿的概念股估值涨到30亿
【新三板+】10月17日讯,继7月份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之后,人工智能产业再迎政策利好。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组织实施“互联网+”、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和数字经济试点重大工程。
在10月13日召开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成立大会上,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指出,国家发改委在近年来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中央网信办有关部门围绕政策引导、项目支持、生态建设3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和积极成效。
其实从“发展规划”的落地到快速执行推进,能够看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的科技正在引领着这个时代的发展和变革,作为一种新科技概念,人工智能的大力推广将推动产业的升级和新兴应用的大量崛起,因此,“融合”的趋势带给了这个行业无穷的想象力。
AI投资逐年增长, 最关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
近年来,AI行业投资逐年增长,5年增长了逾7倍。2016年全球人工智能公开融资额高达49.68亿美元。根据市场研究公司Vanson Bourne的一项全球调查显示,80%的企业在投资人工智能,三分之一的企业“相信他们的公司需要在接下来的36个月里加大投资,以跟上竞争对手的步伐”。无可否认,人工智能作为战略重点,将帮助越来越多的企业超越他们各自行业的竞争。
数据显示,我国2015-2016年人工智能领域获投最多的领域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均超过15亿元人民币。
三板企业发展潜力大,智臻智能高亏损、高估值
人工智能概念方面,A股市场人工智能概念股票共60只,2016年营业收入为44.44亿元,同比增长24%,总市值168亿元。新三板市场人工智能概念股票共10只,2016年营业收入5272万元,同比增长46%,总市值7.44亿元。基本在去年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虽然在市值和估值方面难以与A股公司相媲美,但是这些新三板企业技术储备较多,未来发展潜力更大。
(新三板人工智能概念股)
智臻智能和捷通华声归属于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类,智臻智能在营业收入、市值、成长性、研发支出方面均名列前茅。公司自设立以来致力于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技术提供和平台运营,是全球领先的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及平台架构提供商。智臻智能主要收入来自以自然语言处理、人机交互为核心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及云服务平台,这些收入占公司收入的95%以上。
其王牌产品小i机器人服务于全球5亿客户,中文语义理解技术处于行业内领先水平,在中国智能客服领域市场占比已达90%。值得注意的是,智臻智能在2014年-2016年分别亏损了3600万元、6100万元和7300万元。不过,阿里在2013年投资2000万取得智臻智能10%股权,目前是公司第五大股东。
10月10日,智臻智能抛出了自2015年挂牌新三板以来的第一笔定增,拟以124.93元/股发行股份不超过360.2万股,预计募资不超过4.5亿元,发行成功后公司估值将超过29亿元,远超过阿里进入时的投后2亿元估值。而在此次股票发行已确定的认购对象包括硅谷久盈、硅谷嘉富一号、硅谷嘉富二号、燕园德鑫,硅谷天堂总计认购1.9亿元。
高估值、高亏损,在这些大牌机构眼里,他们真正看上的是人工智能行业未来的市场,积极布局,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才是眼下要做的。
知名的老牌人工智能企业捷通华声,尽管于2016年6月才正式登陆新三板,但是公司早在2000年就已经成立,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人工智能企业之一,多年以来公司一直致力于全方位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历经十年发展,目前捷通华声已经拥有九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率先成为了国内跨领域提供智能语音、智能图像技术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供应商。
从大公司来看,科大讯飞和百度是我国智能语音的龙头,科大讯飞已经跻身全球排名前五,占有中国语音技术市场70%以上市场份额。我们可以感知到,智能语音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应用市场也更加广阔,智能家居、智能车载、智能教育等的不断渗入,深化了智能语音的竞争,也让更多的资本嗅到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
产业链分:基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
基础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应用构成了人工智能产业链的三个核心环节。
人工智能的基础技术主要依赖于大数据管理和云计算技术,基础技术提供平台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实现和人工智能应用的落地提供基础的后台保障,也是一切人工智能技术和应用实现的前提。而作为基础硬件,也是投资成本最高的一个环节,譬如电信行业的基础设施,被三大巨头(移动、联通和电信)瓜分完毕。
上升至技术层,主要是以软件公司为主,通过技术为多个行业提供产品和服务,在国内,人工智能技术平台在应用层面主要聚焦于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语言技术处理领域。代表性的就属科大讯飞了。 而刚刚提及的新三板企业捷通华声也类属于这一层。
最上面的一层,即人工智能应用。在此方面,投入成本低、变现快,不同的应用提供不同的服务,专业领域中包括各领域的人脸和语音识别以及服务型机器人等方面,通用领域更侧重于金融、医疗、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通用解决方案。诚如像智臻智能主推的“小i机器人”就属于智能助手。而随着人工智能产业化的发展和行业的精细化,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会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龙头企业将迎快速发展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写入了全国政府工作报告。
7月20日,新一代人工智能规划出台,在前沿领域探索布局,到203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而工信部对人工智能重大工程的积极探索,也进一步向资本向这一产业的积极布局释放了信号,国家层面对该领域的发展高度重视,相关龙头公司也将在这一轮科技变革中得到快速发展。新三板人工智能概念企业本身拥有较强的成长能力,因此在未来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
最后更新:2017-10-17 2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