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6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招警考試申論熱點:人工智能應去“虛火”

2017年兩會上,“人工智能”第一次被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雷軍、李彥宏等代表委員也帶來議案提案,讓人工智能維持高熱度。

國內的人工智能領域“虛火”太盛,包括自然語言理解在內的核心技術仍沒有解決,產業界就急於賺錢,過度跟風。在今天舉行的2017第二屆語言與智能高峰論壇發布會上,美國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UIC)劉兵教授等業內人士批評了目前人工智能領域存在的上述問題。

綜合分析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正深刻改變著我們的生活。經曆過人工智能興衰的科學家感慨,50多年前,當人工智能破土萌芽之時,計算機科學家根本不曾想到,它會發展成現在大家都習以為常的樣子。

我國人工智能研究有聲有色,被認為能和發達國家一較短長。經過多年的積累,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不少重要進展,國際科技論文發表量和發明專利授權量已居世界第二,部分領域核心關鍵技術實現重要突破。語音識別、視覺識別技術世界領先,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無人駕駛逐步進入實際應用。正是看到人工智能的重要性,為了搶抓人工智能發展的重大戰略機遇,構築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先發優勢,以最近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為標誌,人工智能已經上升為國家層麵的戰略。

與此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國人工智能整體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差距,從基礎理論、核心算法,到關鍵設備、高端芯片等,仍缺少重大原創成果;一流的本土企業和技術雖然有,但還沒有形成群體效應,沒有建立起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態圈;人工智能尖端人才遠遠不能滿足需求,目前頂尖的人工智能科學家主要都是“引智”而來。

盡管人工智能取得了一些進展,技術正變得越來越“聰明”,但人們也很清楚,現在尚處在人工智能工具與技術發展的初級階段。在當前的人工智能熱潮麵前,要更加注重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去除各種“虛火”,尤其要避免早前互聯網、雲計算等發展過程中一窩蜂“逐熱而上”或是以資本砸出“風口”的短期逐利行為。

參考對策中公教育總結,確保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首先要避免“混戰”。人工智能是一種綜合能力,背後是計算機視覺、深度學習、語音和自然語言處理等基礎技術的支撐,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適應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礎設施、政策法規、標準體係,避免重複建設和技術標準不統一所帶來的投入浪費。

其次,要預判風險。人工智能是影響麵廣的顛覆性技術,可能引發出改變就業結構、衝擊法律與社會倫理、侵犯個人隱私等問題,有必要進行前瞻預防,確保人工智能安全、可靠、可控發展。

資料來源:

人民網:人工智能應去“虛火”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

最後更新:2017-10-16 11:27:27

  上一篇:go 4K、5G、人工智能等科技展品將亮相2017四川電視節設備展
  下一篇:go 再過20年!人工智能型納米機器人植入人體或成真!